读经一(主,请你不要由你仆人这里走过。)
恭读创世纪 18:1-10
天正热的时候,亚巴郎坐在帐幕门口;上主在玛默勒橡树林那里,给亚巴郎显现出来。
亚巴郎举目一望,见有三人站在对面,就由帐幕门口,跑去迎接他们,俯伏在地,说:「我主,如果我蒙你垂爱,请你不要由你仆人这里走过;容我叫人拿点水来,洗洗你们的脚;然后,请在树下休息休息。你们既然路过你仆人这里,等我拿点饼来;请吃点点心,然后再走。」那三人答说:「就照你所说的,做吧!」
亚巴郎赶快进入帐幕,走到撒辣前,说:「你快拿三斗细面,和一和,做些饼。」于是,亚巴郎又跑到牛群中,选了一头又嫩又肥的牛犊,交给仆人,要他赶快煮好。
亚巴郎就拿了奶酪和牛奶,及预备好了的牛犊,摆在那三人面前;他们吃的时候,亚巴郎在树下侍候。
那三人对亚巴郎说:「你的妻子撒辣在那里?」他答说:「在帐幕里。」其中一位说:「明年此时,我必回到你这里,那时,你的妻子撒辣,要有一个儿子。」
答唱咏 咏15:2-3,3-4,5
【答】:上主,谁能在你的帐幕里居住?(咏15:1)
领:只有那行为正直,做事公平,从自己心里,说诚实话的人;他不信口非议。【答】
领:他不危害兄弟,更不会对邻里,恃势欺凌。他睥视作恶犯罪的人,重视敬畏天主的人。【答】
领:他从不放债,贪取重利;他从不受贿,伤害无罪;这样行事的人,永远坚定不移。【答】
读经二(这隐藏的道理,现在却显示给他的圣徒。)
恭读圣保禄宗徒致哥罗森人书 1:24-28
弟兄姊妹们:
现在,我在为你们受苦,反觉高兴,因为这样,我可在我的肉身上,为基督的身体——教会,补充基督苦难所欠缺的。我依照天主为你们,所授与我的职责,作了这教会的仆役,好把天主的道理,充分地宣扬出去。
这道理,就是从世世代代以来,所隐藏,而现在却显示给他圣徒的奥秘。天主愿意他们知道,这奥秘为外邦人,是如何富有丰盛的光荣。这奥秘就是:基督在你们中,作了你们获得光荣的希望。我们所传扬的,就是这位基督;因而,我们以各种智慧,劝告一切人,教训一切人,好把一切人,呈献于天主前,成为在基督内成全的人。
福音前欢呼
领:亚肋路亚。
众:亚肋路亚。
领:那保存天主的话,并以坚忍的心,结出果实的人,真有福。(参阅路8:15)
众:亚肋路亚。
福音(玛尔大把耶稣接到家里。玛利亚选择了更好的一份。)
恭读圣路加福音 10:38-42
玛利亚选择了更好的一份,是不能从她夺去的。
你为了许多事操心忙碌,其实需要的唯有一件。
耶稣进了一个村庄,有一个名叫玛尔大的女人,把耶稣接到家中。她有一个妹妹,名叫玛利亚,坐在主的脚前听他讲话。玛尔大为伺候耶稣,忙碌不已,便上前来说::「主!我的妹妹丢下我一个人伺候,你不介意吗?请叫她来帮助我罢!」主回答她说:「玛尔大,玛尔大!你为了许多事操心忙碌,其实需要的唯有一件。玛利亚选择了更好的一分,是不能从她夺去的。」
经文脉络
路加福音十25-42一共收集了三段经文,所谈论的内容都是耶稣门徒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广义而言也就是所有基督徒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如何获得永生」。前两段经文(上个主日的福音内容)讨论的观点偏重于「诫命」的角度(十25-37);最后一段经文(十38-42)是这个主日的福音内容,内容偏重于更基本的基督徒生活态度。
这是一个发生在一对姊妹家中的故事,面对耶稣的到访,两位姊妹表现出不同的接待态度,经文的核心重点在于耶稣最后对马尔大所说的话(41-42)。
叙述的背景
在门徒的陪伴之下,耶稣继续走在前往耶路撒冷的旅程上(参阅:路九51)。他们进了一个村庄,被当地的一位名叫马尔大的妇女接到家中,这位妇女有一位名叫玛利亚的姊妹(38-39)。关于耶稣的同伴、所行经的途径、到达的地方,福音经文没有提供任何具体的信息,连故事中两位女主角也没有更进一步的介绍。我们对马尔大和玛利亚的年纪、身世、地位以及思想观念一无所知,至多只能推论马尔大应该是这个家庭的主人,玛利亚可能是她的妹妹。
若望福音的资料
熟悉若望福音第十一和十二章故事的读者,大概会不加思索的认为这个家庭位于「伯达尼」,而且指出这对姊妹还有一个名叫拉匝禄的兄弟;玛利亚还曾经在一个晚宴的场合中用香液敷抹耶稣的脚。这样的推论不能算错,但并不恰当。因为「伯达尼」距离耶路撒冷非常近,但根据路加福音,耶稣前往耶路撒冷的旅程还非常地长。两部福音的数据的确应该具有某种相关性,但二位作者所关心的重点则明显不同。路加主要的关心并非具体的信息,而是把耶稣重要的教导传递给他的读者。
玛利亚的态度
两姊妹以不同的态度接待来访的耶稣。福音首先叙述「玛利亚坐在主的脚前听祂讲话」,就一位妇女而言,玛利亚所表现的态度在耶稣时代的社会情况中是非常不寻常的;而且这段经文中的「主」和「听祂讲话」,都是借用耶稣复活之后、教会宣讲福音时惯用的语言。由此我们可以了解,这段经文所显示的「玛利亚的态度」,其实已经是教会在耶稣复活后所教导的基督徒应有的态度。
马尔大的态度
马尔大的表现和玛利亚的态度形成强烈的对比,她「为伺候耶稣忙碌不已」,甚至因为妹妹的表现而前来向耶稣诉苦,埋怨她好像漠不关心地任她一人操劳。有趣的是,马尔大并没有直接对玛利亚表达不满,却要求耶稣命令玛利亚:「主!我的妹妹丢下我一个人伺候,你不介意吗?请叫她来帮助我吧!」这个情况使耶稣可以发言提出教导。
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耶稣回答时先两次呼喊她的名字:「马尔大,马尔大」,这种发言方式显示出下面的话具有特殊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参阅:路十三34;二二31)。耶稣指出「马尔大为了许多事操心忙碌,其实需要的惟有一件。」为「许多」事情操心的态度和唯独「一件」必要的事,二者形成明显地对立,这种表达方式清楚地强调:真正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而玛利亚正是选择了这一件。
上主是我们的产业
最后耶稣说:「玛利亚选择了最好的一份,是不能从她手里夺去的。」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耶稣不答应马尔大的请求,要求玛利亚去帮忙她。这里所谓的「一份」大概是引用了圣咏十六5的表达方式,意思是指有分于永远的生命。这个结论再次响应路十25中法学士请教耶稣的问题:「师傅,我应当做什么,才能获得永生?」耶稣对玛利亚的称赞说明,为得到永生的产业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首先要专务聆听天主圣言。
至于马尔大如何回应了耶稣的回答,福音又是只字未提。再次说明路加对于许多事件的过程和细节完全不感兴趣,他叙述这个故事的唯一目的是传递耶稣的教导。
释义
耶稣与门徒进入伯达尼村庄,这村庄住着一户人家,家中有玛尔大和玛利亚姊妹二人,她们热心地在家中接待耶稣和门徒。玛利亚因着爱慕主之情,忘我地在主耶稣前聆听主的圣言,玛尔大却为了款待主,而忙碌地准备一切庶务,遂求助于耶稣,期待耶稣要求玛利亚也一起帮忙。
耶稣重复叫着玛尔大的名字,意味着要她特别注意祂接下来要说的话。耶稣了解玛尔大为了服务而担心与忙碌,祂并不轻视生活的实际需要,却更教导玛尔大不需要操劳太多事;要求玛利亚帮忙是多余的,因为最重要的是「聆听天主圣言」。耶稣并未谴责玛尔大,却透过肯定玛利亚的选择,教导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综合反省】
福音作者大概是根据团体的具体情况(宗十六14),特别强调聆听教会宣讲的重要性。这个故事把玛利亚描绘为耶稣的一位「女门徒」,一方面显示出耶稣非常重视妇女;另一方面也强调,妇女们也必须聆听耶稣的教导。耶稣对马尔大所提出的「指责」,提醒读者们严肃地反省自己从事服务的态度,绝对不可由于工作而怠忽聆听天主圣言,唯有在主内开始和完成的行动或服务才真正把人引入永生(参阅:路八21)。
分享
玛利亚是与耶稣结合一起的默观者,玛尔大是为耶稣工作的使徒。今天纪念的真福纽曼枢机(John Heny Newman,1801-1890),结合了默观者和使徒的精神。他是英国神学家、文学家,本来是圣公会牧师,加入天主教后,于七十八岁被擢升为枢机。他一生把天主、真理和爱列为生命的重心,活着就是要发现天主是爱的真理。1833年,纽曼枢机大病初愈,因教会分裂而彷徨,从罗马返回英国途中时又遇到飓风,内心迷茫、绝望,他便把当时的民声写成诗歌《慈光引导》,成为他生活见证。
今天的读经与“善心的撒玛黎雅人”,都教导我们爱近人。照顾受伤的路人、在家招待旅客,都是爱近人的行为。玛尔大为伺候耶稣忙碌不已,玛利亚坐下来聆听他讲话,二者皆为待客之道。耶稣没有夸赞玛尔大,但他用比较的方法称赞玛利亚;这表示玛尔大做得也不错,不过,玛利亚做得更好,因为玛尔大指示耶稣该做什么,玛利亚则等待耶稣的指示。熙笃会会士多默牟孰说得好:“耶稣是圣言,他的生命是话语,我们的救恩就是聆听和回应。”
反省
1、我自认是个为主热心服务的人吗?我是否也常抱怨自己作的多,别人帮忙的少?
2、在忙碌的生活中,我是否天天读经祈祷,以天主圣言滋润内在的渴望?
3、玛尔大对耶稣的爱,使她走出自己的家去邀请耶稣进入她的家。在祈祷以前,让自己静下心来,并怀着喜悦的心邀请耶稣陪伴我们一起祈祷。
4、玛尔大为许多事操心,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我自己是否一天到头忙来忙去,却忘了“到主前静静听他说话”这件最重要的事?我应该时时记得:天主比我所做的任何工作都重要。
5、我们也应该注意事情的另一面:祈祷或其它神圣活动不应成为忽略自己职责的借口。注意:如果没有玛尔大的忙碌,大家不会有饭吃。我自己在这一方面是否常常保持平衡?
6、“玛尔大,玛尔大!你为了许多事操心忙碌,其实需要的唯有一件。”试进入耶稣与玛尔大的对话中,体会主所说的“唯有一件”值得操心的事,究竟为你会是什幺?然后,便全心去做吧!
7、“玛利亚选择了更好的一分。”也从主与玛尔大的对话中,体会他所说的最好一分是什幺?再看看我是否己经选择了这一分,如果还没有,我应怎样做呢?
8、玛尔大和玛利亚的“工作”(或是她们的善工),到底是在质上有分别,还是在量上呢?有些人即使聆听主的圣言也会觉得辛苦啊!因此,耶稣所说的“更好的一分”,指的似乎是这质与量以外的善工罢!你能体会到耶稣所说的是什幺吗?
9、我生活中操心忙碌的都是些什么事?在所忙碌的事上有多少与我和他人的得救有关呢?主更愿意我怎样做?
10、在《神操》一书中,耶稣会的会祖圣依纳爵极力强调分辨的重要。今日的世界,令人眼花缭乱,分辨的能力因此更显得特别重要。
11、 依纳爵灵修分辨的一个重要原则,即是在两种善的行为或境况中,选择为我个人和他人的得救更有益处的行为或境况。
12、此时此刻,坦白地告诉耶稣,在你日常的生活中,你所常用的选择原则是什么?安静地体会耶稣在你内心深处向你发言,并邀请你向玛利亚学习,选择为你生命更好的一份。
13、团体里面总需要服务的人,但如果服务只是工作,而没有对团体的爱,没有以主为中心,一切都会失去能量,力不从心。反省最近在团体中的服务,你选的是工作,还是那更好的一分呢?
14 现代人最具体的经验之一,相信就是忙碌;回想你最近一次感到忙碌的经验,想一想做成忙碌感觉的是什么事情,把这一切向耶稣诉说。
15、玛尔大和玛利亚构成具体的生活经验,关键在于达致平衡,陪同耶稣默观我们的家庭(团体),看看那些地方失去平衡。
16、最近有为团体的服务而感到心力交瘁吗?把你的经验向耶稣诉说,看他有什么回应。
17、不同场合应有不同的选择,在耶稣快要接受死亡时,玛尔大和玛利亚所选择的有什么不同?
18、团体不能缺少服务的玛尔大,但要在服务中仍体会到与主一起的支持,便是特别的召叫,也需要耶稣给予特别的恩宠?请为帮助我们团体的玛尔大祈祷,求耶稣特别赏报他们。
19、我是否从圣言中,汲取善度福音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20、我如何看待教会中宣发三愿的修会生活?
21、我体认到自己蒙受成圣的召唤吗?以我的生活方式如何能够达成?
22、在信仰生活中,我们需要同时成为马尔大和玛利亚。我能既热心服务,又静心祈祷吗?
23、在生活中,我如何服务? 在生活中,我如何专注在耶稣身边,静听祂的言语,并化为服务的力量?
24、你能举出几个玛尔大的性格特质吗?我身上也有一些同样的特质?或是与她相反的特质?
25、了解这些特质后,是否能帮助我分辨,何者能帮助我与他人成长?何者阻碍了我认识自己与认识他人?
26、为何要明白自己的贫乏?为何要发现别人真正的需要?聆听耶稣,你是否已明白自己成为了一个「人」,成为了天主的肖像,成为了基督奥体中的肢体?



本文已有5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