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2日耶稣升天节证道-天主教星的家园 
2024年5月12日耶稣升天节证道
佚名 网络收集 阅读:363次 2024-05-08

房志荣神父

是耶稣会士 

默想:

耶稣升天节,甲、乙、丙三年的读经一都是《宗徒大事录》第一章1-11节。这一挑选是很自然,也很合适的,因为路加的两部著作《路加福音》和《宗徒大事录》之间的这十一节经句,是一座光明灿烂、连结耶稣与教会的大桥,比台北淡水河上的重新、台北等大桥,夜晚光雕的桥影更光辉夺目。1-2节是耶稣宣讲生活的一个纲要:「德敖斐罗(即主爱的某某):我在第一部书中,叙述耶稣所行所教的一切,直到祂藉圣神嘱咐所选的宗徒之后,被接上升的那一天为止。」第三节撮要地说出逾越奥迹,特别是耶稣的复活和显现:「祂受难以后,用许多凭据,向他们显示自己还活着,四十天之久显现给他们,讲论天主国的事理。」

 

4-5节是复活的耶稣,在离开门徒们以前,向他们所做的亲切训话:「耶稣与他们一起进食时,吩咐他们不要离开耶路撒冷,而要等候父的恩许,祂说:『那就是以前你们听我说过的:若翰是用水施洗,但是几天以后,你们要在圣神内受洗。』」6-8三节是耶稣的训话引起的门徒们的响应:「聚集在那里的人问耶稣说:『主啊,祢要在这时复兴以色列国吗?』祂回答说:『父凭自己的权柄所定的时间或日期,你们不必知道;但是当圣神降临到你们身上时,你们要充满圣神的能力,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和撒玛黎雅全境,直到天涯海角,为我作见证。』」门徒们的直觉是时刻到了,但耶稣提醒他们,父和子,及子的门徒各有自己的角色。

 

最后的9-11三节终于将这座天桥搭造完成了:耶稣和门徒由交谈到行动,由地上到天上,由观望到盼望,由今世到来生,由短暂到永恒等等,就是这座桥所连结的两端。我们还在这端,耶稣已到达另一端,祂以祂「人而天主」的身分,成了天人一家的中保,这就是这三节经句要说的:「耶稣说完了这些话,就在他们注视中,被接上升,有一朵云彩遮住了祂,他们就看不见祂了。他们向天注视着祂上升的时侯,忽然有两位穿白衣的人站在他们面前,对他们说:『加里肋亚人哪!你们为什么站在这里望着天空呢?这位离开你们,被接到天上去的耶稣,你们看见祂怎样升了天,也要怎样从天降来。』」这是传给我们每个人的讯息。

 

1:1-11是耶稣复活后四十天升天的圣经根据。耶稣复活是在一周的第一天、主日天,四十天之后庆祝耶稣升天,便落在星期四;教会基于牧民因素考虑,将耶稣升天节挪到主日庆祝。耶稣升天节圣道礼仪的安排,除了上面略加讲解的读经一以外,也将三部对观福音有关耶稣升天的报导,循序分在甲、乙、丙三年宣报。至于读经二都采用《厄弗所书》1:17-23(乙年和丙年可有另一选择),可由其内容揣测其理由。梵二之后,教会把耶稣升天节订为传播媒体的节日,以突显善用媒体传播福音的重要性。保禄大家庭的创会者雅培理神父,早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便发出其先知性的声音。

 

乙年的耶稣升天感恩礼的福音,谷16:15-20,若跟甲年的玛28:16-20或丙年的路24:46-53相比,就显出其特色。玛窦说耶稣升天是在加里肋亚的一座山上,路加说是在耶路撒冷东边的橄榄山上(参阅宗1:12),马尔谷不提地点,只说耶稣显现,特别是耶稣所说的话。这就得略谈马尔谷福音的结论篇是怎样写成的,并要传达什么讯息。澳门乐仁出版社的《偕主读经四福音》中写说:「本来马尔谷福音的结束,是妇女们发现坟墓已空,从天使领受传达复活讯息的使命,她们却极度恐惧地离开了,以至没有将讯息告诉任何人。」这是马尔谷福音原来的收尾:「妇女们非常恐惧和惊讶,慌忙地跑出墓穴,逃走了,什么也没有跟人说,因为她们害怕。」(16:8)这样的收尾有点唐突,所以有下面的补编。

 

谷补编9-20节分两段:前段9-14这六节说出耶稣复活后的三次显现:给玛丽德莲,给去厄玛坞的二门徒,给十一位宗徒。结果是:门徒们听玛丽德莲说耶稣复活了,并且显现给她,他们都不信;耶稣显现给往乡下去的门徒,他们回去告诉其它的人,但那些人也不信他们;「最后,正当那十一人坐席时,耶稣显现给他们,责备他们的不信和顽固,因为他们拒绝相信那些在祂复活后见过祂的人。」(14节,乐仁《四福音》译文)补编是说较晚才补写的,不影响这段文字的默感性,因为是同一圣神启发后期作者写了这些综合报导。这一段耶稣显现,门徒不信的陈述,由个人,到小团体,再到十一位宗徒的团体,道尽了复活的信仰多么难以接受,连耶稣的门徒,经过多年的培训,多次的预告,都听不入耳,何况我们呢?

 

补编的第二段,15-20这六节,是今天福音的章节。前文说过,马尔谷与玛窦和路加的说法很不一样。马尔谷叙述耶稣升天的重点,在于耶稣升天前的讲话:派遣、许诺、及信者要得到的救恩,和抵制各种身、心、灵障碍的超凡能力,这是15-18四节的内涵。19-20最后二节,说的是耶稣与门徒的离别:「主耶稣跟他们说完这些话,就被接升天,坐在天主的右边。」(19),救世大业完成,回归父的身旁,从此永世为王。师傅走了,学徒们怎么办,或做什么呢?「他们就出发,到各地去宣讲福音。主与他们合作,并以神迹相随,来证实所传的福音。」(20)耶稣和门徒,好像是天差地远,各据一方,其实是心领神会,息息相通,「主与他们合作,并以神迹相随」今天也是如此。

 

晚期的一位作者,把谷16:9-20写进这部最早的福音书作为结论,把后来逐步出现的三部福音(路加,玛窦,若望)有关耶稣复活后的显现,及离世升天,予以简洁的综合描绘,这是一看就体会得到的。不过,这一综合鸟瞰不无它的重点和目标,以指出信仰的危机和克服之道。熟读四福音书,并在教会礼仪中,体验每部福音的不同着眼点,不难发觉谷16:9-20象是剽窃了其它福音中的素材,其实他的重点提示,大大帮助我们重温玛窦、路加、若望对于耶稣显现给妇女们,给回归田园的两位门徒,给玛丽德莲,特别是与十一位宗徒的同食共饮等,作进一步的回顾与体验。伯铎和保禄日后的宣讲,都以耶稣复活为基础。

 

为能稍微消化耶稣升天节安排的圣言,最后略加解释甲、乙、丙三年共通的读经二,厄弗所书1:17-23。保禄的监狱书信是许多重要信理的纲要,今天读的这篇「基督为教会的元首」就是这类的纲要之一。思高圣经在本书信第一章的注解二写道,本书信第一段,弗1:3-14「基督为万物的元首」,是总述天主救世的「客观计划」;第二段15-23「基督为教会的元首」,是描写上主计划的实现:「使基督由死者中复活,坐在祂右边;使他超越一切受造,成为教会的至上元首;使他养育、看顾、爱护教会,有如自己的身体。」保禄在写这些信时,满怀热情与愿望:「我一听见你们对主耶稣的信德和对众圣徒的爱德,便不断为你们感谢天主。」(15)然后,保禄继续为他们代祷,求的正如17-19三节所说的。

 

17-19三节中,保禄求父赐给信友们智慧,好能认识父,求父光照他们认识自己得自天主的圣召,最后求父让他们明了,天主为那些信祂的人有多大的能力。接着在20-22这三节,保禄说出父的大能是如何在耶稣身上展开的:「祂曾将这非常的能力施展在基督身上,使祂从死人中复活,使祂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边,远远超过一切执政的,掌权的,异能的,统治的,以及现在和末世的可能称呼的名衔之上;祂又将万有归服在基督的脚下,使基督在教会内作至高的元首。」到此,我们看到耶稣升天的最后意义了:这是一个宇宙的大统合。第23节说出了教会的角色:「这教会就是基督的身体,是那位在一切内充满一切者的圆满。」

反省与行动:

1. 我了解耶稣升天的意义吗?

2. 主耶稣在升天之前,将福传使命交付给十一位宗徒,也交付给我们。我如何承担福传使命,以言以行,传扬福音的好消息?

3. 我渴望将来也能升天,与基督永远生活在一起吗? 

祷文:

为新教友祈祷。复活的救主基督升天,去为我们预备地方。祈求仁慈的天父恩赐每一位基督徒,特别是新教友,热切渴望天国的福乐,善尽福传的使命,吸引更多的弟兄姊妹皈依基督,进入天国的大家庭。

 

乙年 复活期第七主日

耶稣升天节

 

张春申神父 (谷十六15~20

耶稣升天节,教会在礼仪中表达对基督的服从与崇拜。但是我们必须先说明「天」和「升天」的意义,才能深入了解今天节日的内涵。不可否认,过去非常容易根据想象,杜撰一些经不起批判的升天故事,结果反而导致现代人们的疑问。那么耶稣升天究竟含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

 

   首先,不论是圣经或是教会的宣讲,由于只能用人间的言语,表达天主的事理,总有不足之处,因此要求读者或听众,不可以咬文嚼字地批注,而应针对要旨神会。无论如何,必须通过人间言语,懂悟天上事理。这个原则为耶稣升天奥迹,尤其重要。

 

   论到「天」,当然我们第一个反应便是想起苍天,太阳月亮运行其间、星星云彩点缀的天。这不是科学家的说法,而是根据感觉的反应。然而如果我们在圣经或者礼仪中,称天主为「天上的父亲」时,即使根据感觉的印象还会存留,不过并非不能懂悟它要表达的真理。所谓「天上的父亲」,并非表示天主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空间居留,而是指出祂的超越性,无所不包容,无所不关照;祂是这样的大能,一切都受祂的指挥,一切都蒙祂的爱护。这是「天上的父亲」的意义。「天」象征天主的超越与伟大;这也是非常合理的意义。当我们站在苍天之下时,不是感觉自己多么渺小吗?可见圣经与教会用语中的「天」,有时具有宗教意义,引人对于天上事理,有些懂悟。

 

   至于今天庆祝的耶稣升天奥迹,同样应当通过圣经中应用的图像,导致精神的了解。其实,复活的基督已经不受物质世界的限制,升天奥迹所要说明的,不是一般想象中祂与人类的距离,而是彼此之间的密切关系。这是我们应当特别强调的升天意义。

 

   福音中说:主耶稣被接升天,坐在天父的右边。这基本上肯定,耶稣基督借着死亡与复活,完成了救世大业;天主圣父立定祂为人类历史的主。祂分享了天父的超越与伟大,从此天父是由光荣复活的基督,宰制这宇宙万物;这便是升天,坐在天主右边的意义。为此,新约中往往也用登基为王,治理万有的言语来描写升天的基督。保禄便是这样说:「又将万有置于祂的脚下,使祂在教会内作至上的元首。」

 

   这样看来,耶稣升天不该令人觉得祂与我们之间从此产生好大的距离。相反的,由于祂生活在天父的领域中,祂同教会、人类、宇宙更具密切的关系。所以今天的福音宣告了耶稣升天之后,继续说:十一位宗徒出去到处宣讲,「主与他们合作」;升天的基督非但不远离他们,反而更加接近他们,与他们合作。

 

   总之,升天奥迹启示我们,天主已立定基督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祂生活在天父的领域中,因此祂天天与我们同在,处处与我们合作。所以庆祝这奥迹时,教会向她的君王表示服从与崇拜;另一方面,也因而充满了信心与希望。在此多变多难的历史旅途中,由于相信基督是主、是王;由于相信主与我们同在,我们将勇敢地前进,宣讲天国已来临,实践基督信徒的作证生活。这正是耶稣升天节的讯息!

反省与行动:

1. 我了解耶稣升天的意义吗?

2. 我体会现在耶稣与我更亲密的同在吗?

3. 我愿意将来和耶稣一起升天吗?那么,现在我应该作些什么?

祷文:

请为新教友祈祷。耶稣升天,先去为我们预备地方。祈求仁慈的上主恩赐所有新教友,和其他天主子民一样,都能相信升天的耶稣是主、是王,仍与我们同在,因而能勇敢地宣讲天国的喜讯,为复活的主基督作见证。

 

派遣十一位宗徒

 

薛恩博枢机  

丁颖达教授 

默想:马尔谷福音 十六15~20

一切就是这样开始的:十一人组成的小组,被赋予一项世界性的使命。这个差异真是太鲜明了。十一人的小组如何「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讲耶稣的福音呢?虽然并非一蹴而就,甚至不是在宗徒们的有生之年里,而是历经了好几百年的时间,然而,那还真的发生了。所以转眼到今天,世界上已经有超过廿亿的基督徒,遍布在不同的民族、语言、国家里。

 

   耶稣授与他们一件世界性的福传天职。祂属意的出发点在哪里呢?当然不止于「使大众兴高采烈一番」而已。祂要门徒们去「宣报」福音,但是不胁迫任何人赞同;祂要门徒们使人知晓福音,而不是去强迫人接受福音。换句话说,邀请别人必须尊重对方的自由;同样地,别人的决定也必须出于自由意志。

 

   有一件事情耶稣清楚指示:宗徒们向「一切受造物」宣扬祂的福音时,得要求一个答复:赞同或者拒绝,信或者不信。对这点要求,耶稣变得「毫无妥协余地地」尖锐:每个接受邀请的人「必要得救」;每个拒绝邀请的人「必被判罪」。这样说来,根本没有选择的自由嘛?如果我被告知:「你可以自由抉择,但是你若拒绝我的邀请,你将会死得很惨」;或者是,「如果你不照我吩咐的去做,就给我当心点」,这哪称得上是自由呢?

 

   其实,这种讲法并没有乍看起来那么荒唐。我当然能自由地选择我要走的路。不过我知道,有很多路会导向厄运,如果我选择了其中的一条,我就是在妄用自由。如果我走上迷恋赌博、酗酒、吸毒的路途,那当然是我的自由。然而一旦步入歧途,我将会经历日益严重的沮丧和绝望。

 

   如果我选择罪恶之路,结局也将如此。但是耶稣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出路,一个全新的起点。耶稣赋予十一位宗徒的使命,就是要让全世界认知这条道路,一条从死亡到生活、从厄运到喜乐的道路。每个人都能自由地选择,要不要走上那条道路。

 

   耶稣身为天主,不受人性的局限,所以祂能凭天主性确定,那条路一定会带来喜乐。相信祂,就意味着信任祂指引的路;相信祂,就意味着确信祂的道路是唯一正确的路,决不是我们凭己力能够摸索出来的。

 

   然而耶稣并不指望任何盲目的信从。祂指出清晰的记号,印证祂的福音之道是正确的,是最适合人类的。无论谁,只要信靠祂、相信祂,就能应付最棘手的情况。仇恨的毒液无法毒死他;羡慕、嫉妒、傲慢的血盆大口无法咬伤他;病痛不会让他绝望;他终将会战胜魔鬼的陷阱。

 

   最主要的是,信从福音的人,能够经常克服分离我们的障碍,因为他们能说所有人都听得懂的语言,就是爱的语言。有甚么比爱、和好、慈悲的福音更急迫地需要传给每个人呢?耶稣赋予十一位宗徒的使命,必须被继续往前发扬光大!

反省与实践:

1. 耶稣在升天之前,把福传使命交付给十一位宗徒,也同时交付给今天的我们。我真的已经承担起这个责任,以言以行,把福音的好消息,传扬出去吗?

2. 传扬福音,首重生活的见证。我真的活出基督徒的面貌来,而让别人在我身上看见基督吗?

3. 传扬基督的生命,必然要了解基督这位最忠诚的朋友。我和基督亲密吗?我了解祂吗?穷我一生,我可以怎么样不断加深和祂的关系?

信友祷文:

请为所有天主子民,特别是新教友祈祷。耶稣升天前,交付给跟随祂的人福传的使命。祈求天主不断恩赐我们广扬福音所需的恩宠,好让基督爱的面貌,永远流传在人间!

 

 

天国驿站

蔡惠民神父

路线图

一位刚从亚马逊森林历险归来的探险家,在演讲会上向听众描述森林的美景、大河的壮观,并且形容碰着猛兽的惊恐和驾独木舟的危险。末了,他对大家说:「这样吧!干脆你们自己去体验好了?个人的亲身感受,是无可替代的。」为了方便他们追寻,探险家便画了一张当地的详细路线图。哪晓得这些人取得路线图后,都把地图装框挂在墙上,从此人人都自以为是森林探险家。探险家知道后,十分后悔自己画了那张路线图,要是什么都不画,就好多了。  

耶稣升天节

如果细心阅读耶稣升天的记载,我们会发现有关的描述不是欠缺细节,便是彼此矛盾。例如,路加福音与宗徒大事录虽然出自同一作者,两个记载却截然不同。路加笔下的「升天」事迹,似乎发生在复活当日一连串显现事件之后,但宗徒大事录却清楚指出,耶稣是复活后四十天才被接升天。再者,路加描述「升天」的过程,并无好像宗徒大事录般采用「云彩」、「天使的解释」等默示文学的表达手法。至于马尔谷提供的版本,「升天」也发生在复活当日,并且是十一个门徒坐席的时候。(谷16:14)种种迹象显示,新约作者记载耶稣被接升天的目的,是强调复活的耶稣最终离开了门徒的团体,进入天主的光荣。至于耶稣怎样被接升天,祂进入甚么的光荣等问题,福音和宗徒大事录都没有具体的描述。

 

耶稣经历死亡,进入复活,之后又藉显现与门徒分享祂的经历,我觉得就像故事里的探险家,经历了亚马逊森林的旅程,向听众描述他的经历一样。与其对森林的美景、大河的壮观作巨细无遗的描述,探险家画了一张详细的路线图让听众亲身去体验。同样,与其对天上的光荣作诸多的讲解,耶稣将一幅「升天」的路线图交给门徒,让他们亲身去感受。新约作者对「升天」事件的反思,正是提醒我们不要对天上的光荣作无谓的猜想,反要着眼切身的体味作开始。

 

耶稣留给我们「升天」的路线图,其实并不是甚么奇门异法,只是祂昔日走过的平淡生活。为这原由,升天前,祂邀请门徒步武祂的足印:「到世界各地去,向所有受造物宣讲福音。」(谷16:15)要总结这张路线图,厄弗所人书说得好:「说他『升天』,岂不是说祂曾经下降到地下吗?那下降的,正是上升诸天之上,以充满万有的那一位。」(弗4:9-10

 

不过,正如一些听众取得路线图后,就把它挂在墙上,从此便自以为自己是森林的探险家;早期的门徒团体接到耶稣的「升天」路线图后,也有类似的本末倒置现像。按宗徒大事录记载,当门徒向天目送耶稣离去时,有两位天使对他们说:「加肋里亚人!你们为什么站着望天呢?」(宗1:11)虽然耶稣刚刚说过,要门徒在耶路撒冷、犹太和撒玛黎雅全境,直到地极,做祂的见证人,(宗1:8)言犹在耳,他们已将视线,从昔日耶稣的足迹,转移到将来天上的光荣。

 

其实,耶稣的历史足印与祂的天上光荣是彼此光照的。要明白祂的天上光荣,必须从祂走过的足印作出发点。故此,「宗教」一词原文可解作通往生命的道路,而「基督徒」就是那些步武基督芳踪的人的意思。秉承耶稣的教导,教会从早期开始,一直强调从行动中理解信仰。例如,要判断一个慕道者是否明白信仰的内容,标准就是看他是否在生活态度或方式上有具体的改变。这种从生活明白信仰的要求,有时是几年,甚至一辈子的时间才可达到。后来,因应教会急速的发展和体制的需要,越来越强调信仰语言的统一,多于耶稣足印的一致。信仰慢慢变成一门独立于生活体味的学问,予人一种精深博大的的感觉。学习信仰亦渐趋概念化、思考化。

 

梵二大公会议意识问题的所在,并在教会生活各方面提出了修正。例如慕道班不再强调道理的背诵,而是教会生活的投入和参与;神学不再着重放诸四海的抽象概念,而是有血有肉的生命表达。不过,这种积习了千年的传统实在不容易一下子改变,教会内真情实感的信仰反省仍普遍有待深化。耶稣留给我们的福音,其实就是「升天」的详细路线图,今天仍有不少教友把它珍而重之放在书架上。耶稣升天,或许是机会让我们反躬自问,我们对信仰的理解,有多少是来自衪的足印?

 

「加里肋亚人,你为什么站着望天呢?」感谢天使把我们的视线再次放在每天的足印上。我们原以为熟识的信仰,原来只是人云亦云的他人经历;我们原以为肯定的信念,原来只因为出于教会的权威,而不是生命的真知灼见。难怪稍经风雨,信仰也可轻言放弃。

 

 

有使命感的基督徒

和平纶音

吴智勋神父

 11-11 41-13 1415-20

「祂升了天,坐在圣父的右边」,这两句信经的话,出自今日的福音。虽然耶稣升天瞻礼不及耶稣苦难、复活和圣神降临那么重要,但既在信经出现,其重要性不应被忽视。

 

本来升天代表耶稣结束在世工作,以新的存在方式临在我们中间。在世的身体有其限制性,耶稣不能在加里肋亚和耶路撒冷同时出现,起码圣经没有记载祂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做两件事情。但升天之后,复活的基督能够同时临在不同的地方。今日在这瞻礼中,整个世界有千千万万台感恩祭同时庆祝这个瞻礼,而耶稣能够同时临在这千千万万圣祭内。

 

「坐在圣父的右边」,表示升天后的基督像圣父一样,握有大能,主宰一切,是人类历史的主人,基督徒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总是怀着这份希望与信心去生活。

 

这位升天后无处不在的基督给予祂的门徒一个使命,今日三篇读经都提及这使命。第一篇读经,耶稣要求门徒从耶路撒冷、犹太、撒玛黎雅,直到地极,做祂的证人。第二篇读经指出,基督徒既各自从基督手里得到恩赐,就有使命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福音中,基督要门徒向一切受造物传福音。的确,基督爱的信息,需要人去传,祂不再自己亲力亲为。耶稣升天为每个基督徒都是一分挑战,要每人就自己所受的恩赐,为基督作证,为基督建树。这种使命意识必须深入每人的内心,否则自己只算是个「呆立望天」的门徒而已。

 

文学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词说出成大事业的人所经历的三个境界,我借此讲述基督徒的使命:

 

(一)忧世的境界:「作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天气与环境使词人产生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心境。基督徒须有这种使命意识,救世的胸怀,特别在大时代中,他应该问:「我能为基督做甚么?」门徒问耶稣:「主,现在就要复兴以色列国吗?」虽然是理解错误,但对国家有一分热爱,使命感是强烈的。使命意识在我们的时代比较薄弱,人们关心的,可能都是个人的利益问题。我们的确要凭高望远,跳出自己的小圈子,以忧患意识关怀这个世界。

 

(二)只有使命感还是不够的,基督徒要长期无悔地为此使命努力。不论修道生活或婚姻生活都是一生的奉献,不能三五年后便换口味。作证的使命是持续的、艰苦的。讲求变换,崇尚即食文化的人,很难体会为主消瘦、为主憔悴的喜乐。

 

(三)找到理想的圆满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基督徒接受使命,履行使命,都是为了主。当人一生不断为主辛劳时,有时若有所失,不知祂在那里。毕竟基督不会舍弃我们,作证一定不会白费。当恩宠时刻来临时,蓦然回首,原来基督就在我们中间,时时刻刻与我们同在。

 

没有使命意识的基督徒,难有这些经验。让基督的升天,提醒我们自己的使命,即为基督作爱的见证,传扬爱的信息,使自己及别人感受到升天的基督原来就在我们中间。

反省与实践

1. 本主日是耶稣升天节。在显现,并同宗徒们讲论天国的事达四十天后,耶稣升天了,但在本主日福音中耶稣允诺说:「我要天天跟你们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是否真实感受到祂临在我的生活中?是否常以圣事、礼仪及祈祷等方式来感受「我在祂内,祂在我内」呢?

2. 读经一及福音中分别提到耶稣对门徒们的要求,也就是要他们到天涯海角,为祂作见证,使万民作祂的门徒。足见,为基督作证不只是门徒们的使命,也是教会内所有基督徒的共同使命。请想一想:现在的我,是什么样的证人?又,我能成为什么样的证人?在生活中要如何以实际行动为基督作证呢?

信友祷词

1. 请为新领洗的信友祈祷。全能永恒的天主,求祢派遣真理之神常驻他们心中,使他们更热切渴求、理解并分担基督的十字架,学习以肖似耶稣基督的生活来影响他人,为人带来希望,并鼓励他人与我们一同踏上追随主的道路。

2. 请为还不认识主基督的人们祈祷。愿慈善的天主降福他们,赐予他们智慧和启示的神恩,激发他们认识真理的渴望;使他们在追寻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主基督的临在,充满爱的力量。

3. 请为宣扬福音的使命祈祷。祈求全能的天主施以慈爱的照顾,使身为基督徒的我们充满热诚,懂得利用各种机会,主动积极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信仰;以爱的生活去传递爱的讯息,让自己成为别人认识主的工具。

 

 

信仰根基

 

道亦有道

阎德龙神父

教会庆祝耶稣升天,这不单是庆祝一件事件,而是要我们藉此明白耶稣的苦难、死亡和复活。升天是我们整个信仰的基础,耶稣由那里来,也回到那里去。这一点正好提醒我们:我们的生命是从天主而来,是天主所赐与的。天主愿意我们在尘世的旅程,享有丰盈的生命,活得多姿多采;祂愿意我们不只为自己而活,也为其它人带来祝福。因为我们蒙受救恩,正为了将这份最美好的礼物与其它人共享。

 

福音记载当耶稣升天的时候,对门徒说:「你们到世界各地去,向所有受造物宣传福音。」耶稣在回到父身边以前,再一次将传福音的使命交托给我们,使我们要向所有受造物宣传福音。

 

如果我们愿意接受这个派遣,我们首先要明白及了解福音的喜讯,并让这喜讯在我们的身上发挥效力。我们要反问自己:我有否以耶稣基督的教导,作为自己生活的准则?我可有真正地将喜讯活出来?

 

当我们宣讲福音的时候,我们不能够单用说话去宣讲,因为说话本身不足够说服他人,除非我们同时身体力行,真心地关爱他人,无条件地作出奉献,就好像耶稣基督一样处处为人着想,当人们有需要的时候,我们毫不计较,倾全力给予帮助。

 

耶稣复活后的升天是我们信仰的核心,祂回到圣父的身边前,将传扬福音的使命交托给我们,让我们在生活中以言行为祂作见证。

这一切,正好实现了天主救恩的许诺,主耶稣亦藉此奥迹──光荣升天,确立了祂坐在天父的右边,与父共享光荣和胜利的王权。

 

故此,所有的基督徒,以须因着主耶稣的光荣升天,时常对主怀有信德和望德,借着祂的逾越,带领我们面对生活的苦痛和摆脱罪恶的束缚,积极的生活为主作见证。

 

 

升上高天 赐下恩惠

升天 

朝夕相

日君主教

马尔谷福音的结论,明显是一个新的开始,耶稣升天前的最后命令是:「你们往普天下去……宣传福音」。 

 

宗徒大事录中那两位「穿白衣的人」也向宗徒们说:「你们为甚么站着望天呢?」有事情要做,快照耶稣升天前的命令去做吧! 

 

保禄在厄弗所人书中说:「祂……升上高天,且把恩惠赐与人。」「祂赐与这些人作宗徒,那些人作先知,有的作传福者,有的作司牧和教师,为成全圣徒,使之各尽其职;为建树基督的身体,直到我们众人……达到基督圆满年龄的程度。」

 

教会内的一切恩惠(圣召)都是耶稣升天(完成救世使命)而赚来的。这些神恩多姿多采,但都属于同一教会,「因为只有一个身体和一个圣神,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希望一样。只有一个主,一个信德,一个洗礼,只有一个天主和众人之父。」 

 

厄弗所人书在前三章讨论了基督救赎的奥迹及基督妙身的道理。第四章就劝告教友要保持教会的合一。保禄说:「我恳求你们,行动务要与你们所受的宠召相称,凡事要谦逊、温和、忍耐,在爱德中彼此担待,尽力以和平的联系,保持心神的合一。」保禄虽没有像别的宗徒,长期生活在耶稣身边,但他这几句金言玉语很忠实地反映了福音里耶稣留下的榜样和训诲。

 

你们的行动务要与你们所受的宠召相称。 

耶稣常申明祂是受了天父的派遣,做天父要祂做的事。教会内每个人,认识了自己的圣召,也就要喜乐地全心投入,不能畏缩,也不要贪心;天主要我做的,我要做到十足;天主不要我做的,我不会擅自强行。正如礼仪宪章(廿八节)的一个基本原则所说:「在举行礼仪时,无论是司祭或信友,每人按照事体的性质和礼规,尽自己的任务,只作自己的一份,且要作得齐全。」

 

神职人员的世俗化或平信徒的神职化都不会给教会带来好处;该强调末世价值的修会人士过分入世,或该专务世事的平信徒想逃避世俗,都辜负了天主奇妙的安排。

 

以和平的联系保持心神合一 

正如耶稣降生时天神唱「天主在天受光荣,主爱的人在世享平安」,耶稣升天受光荣时,也留下了和平给祂所爱的门徒。教会的使命也在于促成天人合一及人间的合一。和平合一是人心所趋,可惜,分裂和战争还不断制造痛苦和死亡。一个超国家、超民族的教会在世界上是一个希望的标记。在这圣年内,伯多禄广场的景象是一幅动人的、和平合一的图画。 

 

有人用「势力均衡」来保证和平,那是注定要失败的。真正保证和平的不是计谋,不是手段,而是信与爱:相信天主是在天之父,每个人是天主宠爱的儿女;出于感恩而还爱天主,爱所有的人如耶稣爱了我们一样。不分好人坏人、友人敌人,不分皮肤的颜色、智识的程度、社会上的阶级、宗教的信念。只有病弱者、贫困者、老幼者才有一个特别的地位,得到优先的照顾。

 

凡事要谦逊、温和、忍耐,在爱德中彼此担待。

有人把谦逊、温和、忍耐名为「弱者的美德」,其实谦逊是最高的智慧,温和是常胜的战略,忍耐是强者的毅力。

 

有人说这些是「女性的美德」,这说法倒可以接受;更好的说法是:这些是玛利亚的美德。

 

现代一些大神学家说:教会在强调「伯多禄美德」(勇敢、果断、坚强)的同时,如果也多些培养「玛利亚的美德」,那末教会内的和平合一更能得益。我认为这是大家会同意的。 

 

 

耶稣与我们一同工作

 

张德福神父

主内的兄弟姊妹:

我们今天庆祝耶稣基督升天节。这是一个我们应该感到欢喜,还是悲伤的日子呢?我们跟随耶稣经历了祂的苦难和死亡,并在祂死亡后,等待祂活着回来。在复活节那天,祂果然活着回来,更让我们看到祂的光荣。今天,在庆祝复活节的四十天之后,我们会喜乐地告诉祂,我们很高兴祂又要离开我们而去吗?可是,耶稣升天说的不就是这麽一回事吗?耶稣就要长久地离开我们,至少到连祂自己也不知道的时候才回来。假如我们真的欢迎耶稣临在我们中间,我们又怎能欢庆祂离我们而去呢?

 

我们之所以会发出以上的这些提问,是因为我们忽略了整体的基督奥迹。每当我们庆祝基督奥迹的某一个阶段,我们必须紧记基督奥迹是一个整体,各别的阶段并非相互独立、毫不相干的单元。基督的降生、死亡、复活、升天、派遣圣神和再次来临,是一个整体的奥迹;在这奥迹中的每一个阶段,我们所庆祝的无非都是天主与我们同在,而且同在到底的事实。藉着这基督奥迹,天主分施给教会一切所需的神恩,尤其是「司牧和教师」,也就是治理和训导的神恩。因着这些神恩,众信徒「各尽其职,为建树基督的身体」,并且「对天主子有一致的信仰和认识,达到基督那种完美成熟的境界」(弗四12-13:读经二)。

保禄宗徒提醒我们,在教会内每一个人都分享了天主丰富的神恩。每一个人所获得的神恩虽有不同,但都是为了建设教会。因此,我们必须把这些神恩实践在我们的生活中,以「谦逊、温和、忍耐,及在爱德中彼此担待,尽力以和平的联系,保持心神的合一」(弗四2-3)。对于处在动乱世界中的我们而言,保禄的劝告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而教会因为自身的分裂和分派更使到她的可信度严重受到威胁。教会原本应该给世界树立一个模范,因为我们每个人「按照基督赐恩的尺度」(弗四7)都领受了天主丰富和多元的恩宠,为使我们能彼此在互相尊重及和谐的喜乐中共融。 

保禄的劝告和他对教会的设想并非一个乌托邦的幻想,而是一个在信仰上真实的要求,因为我们「只有一个主,一个信德,一个洗礼;只有一个天主和众人之父,祂超越众人,贯通众人,且在众人之内」(弗四5-6)。在此保禄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基督信徒的伦理不是人类学,而是神学性质的伦理。我们必须回到信仰,转向天主和耶稣基督,才能决定我们正确的生活行为。

 

圣史马尔谷在福音中只以一句信德宣言说耶稣「被接升天,坐在天主的右边」(谷十六19);但是,保禄在《厄弗所书》中还继续说,天主使耶稣成了宇宙万物的主宰,「又将万有置于他的脚下」(弗一22)。换句话说,复活和升天的耶稣,现在与天主一起享有同等的光荣,与天主一起主宰宇宙万物,并圆满地临在于宇宙万物之中。因此,我们可以也应该喜乐地庆祝耶稣升天,因为祂让我们分享祂的光荣和威能。这是耶稣光荣的时刻;这也是我们因着耶稣而享受光荣的时刻。在我们欢喜的庆祝当中,我们同时也表示我们对耶稣的信德和望德。

耶稣上升到天上,因为天上本来就是祂的家。这是说明耶稣就是天主的另一种方式。祂从天降来,又被接升天。天和地因着耶稣,现在已经不再有任何距离。耶稣在天上,坐在天主的右边;耶稣同时也在地上,继续与我们同在,也继续进行祂在世上的工程,引领人类与天父亲密共融。耶稣现在以灵性的临在替代祂之前肉体的临在;这种属灵的临在依然同样真实,却又更加普及,使我们随时随地都能与祂沟通和交谈,唯一不同的只是我们现在必须在信德中与祂往来。只要我们相信祂的临在,我们就会发觉祂确实就在我们左右,在我们生活中的每时每刻、每一个状况。

 

在宣誓了耶稣升天的信德后,圣史马尔谷接着叙述宗徒们毫不犹豫且充满信心的福传经验。他们立刻服从耶稣的命令和派遣「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谷十六15)。虽然他们经验到困苦和遭受到排斥,他们仍然感受到耶稣亲自与他们同在,「与他们一同工作,并以奇迹相随、来证实所传的道」。门徒们这种果断地到各处传福音的情操其实是耶稣自己的情操。耶稣在世上公开生活时,就常常这样坚决地向前行,总是在前带领着门徒们越过他们狭隘的界限,到各处宣讲,到革辣撒人的地方、到提洛和漆冬境内、到加里肋亚海对岸的十城区,也就是到外邦人的地方宣讲。耶稣在世上公开生活时,也曾派遣门徒出外宣讲,并且还赐给了他们驱逐魔鬼和治瘉病人的能力(谷六12-13)。在复活和升天后,耶稣以自己是上主的权柄再次给门徒们确认这个能力,因此上门徒们能以奇迹来证实他们所传的道,驱逐魔鬼,使盲者复明、使病人痊愈、使瘸子行走、使死人复活(参阅:宗三1-10;九32-43;十四8-10;十九11-12等处)。

 

为圣史马尔谷而言,福音并非只是耶稣给我们带来的喜讯,福音更是耶稣自己。耶稣就是福音,所以「信而受洗的人必要得救;但不信的必被判罪」。如此一来,奇迹的重点其实也不在奇,而在于恩宠的倾注。奇迹是天主分施恩宠和彰显光荣的事迹,是真理和圣洁的证据。只要我们宣讲福音,耶稣就会恩赐我们恩宠的力量,使我们平凡无奇的言语或微不足道的善行充满耶稣自己的神力,产生我们预想不到的效果。

 

「你们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和撒玛黎雅全境,直到地极,为我作见证」(宗一8:读经一);「你们要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谷十六15)。每当耶稣召叫我们并派遣我们去履行祂的使命,祂不会让我们孤苦伶仃,祂必定会赐予我们足够的恩宠,甚至亲自陪伴我们,与我们一同工作。因此,让我们以宗徒们作为我们的典范,以信心服从耶稣的派遣,慷慨地走向世界传扬基督和基督的福音。   阿们。

     
本文已有11人点赞


天主教星的家园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过信仰生活,提供日常信仰生活所需材料,是受圣神感动的成果。
本站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的加入共同完善网站内容,只因这是属于主的一份工作。
欢迎联系我们并加入:关于天主教星的家园
投稿邮箱:181376222@qq.com

友情网站
圣母玫瑰园
小德兰书屋
梵蒂冈新闻
耶稣是主

扫码下载安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