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四旬期第五主日证道-天主教星的家园 
2024年3月17日四旬期第五主日证道
佚名 网络收集 阅读:2025次 2024-03-12

房志荣神父 

 

默想:

  四旬期的第五主日,甲、乙、丙三年都采用《若望福音》,乙年恭读的是若12:20-33,耶稣感人肺腑的自白。耶稣说这些话的背景是一批希腊人,即外邦人来求见祂。他们是到耶路撒冷来过节的,先找斐理,斐理转告安德,二人陪同他们去见耶稣。耶稣对他们说:「人子要受光荣的时刻到了,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然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那喜爱自己生命的,必丧失生命;那不顾惜自己现世生命的,必将保全生命直到永远。」(23-25)这是耶稣面对死亡(受光荣)时的心情,祂说出了生与死的定律:先死后生,新生命由一人传给许多人,由今世的短暂生命,到来生的永恒生命。

  「谁要服侍我,当跟随我;我在哪里,服侍我的人也在哪里;谁服侍我,必蒙我父的尊重。」(26)耶稣邀请跟随者与祂一同出死入生。「我现在心神烦乱……,父啊,救我脱离这时刻吧!但我正是为这时刻而来的!父啊,光荣祢的名吧!」(27)这是若望福音的耶稣山园祈祷。「这时,有声音从天上传来:『我已光荣了我的名,我还要再光荣它。』」(28)耶稣毕生光荣了天父,但即将来临的死亡和复活会给天父更大的光荣。因为「现在这世界要受审判了,它的统治者要被赶出去。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时,我要吸引万民归向我。祂说这话,是指祂将要怎样死去。」(31-33)这段自白结束了《若望福音》的前半部,进入后半部逾越奥迹的篇章。

  读经一(天主与以民立新约,不再记忆他们的罪恶)选自耶31:31-34。这是耶肋米亚先知的新约预告,厄则克耳先知在日后仍继续发挥同样的主题。耶稣用祂的血建立的新约,不像旧约刻在石版上,而是刻在心版上:「我要将我的法律放进他们的肺腑里,写在他们的心头上。我要作他们的天主,他们要作我的子民。上主说:那时,谁也不再教训邻居或弟兄说:『你们该认识上主』,因为不论大小,人人都必认识我,因为我要宽恕他们的过犯,不再记忆他们的罪恶。」(33-34)好一个令人神往的境界,也许不是我们常能看到的,但在活出基督徒精神的团体里,却随处可见。他们深深意识到天主不再记忆他们的罪恶。

  读经二(基督学习了服从,成了一切服从祂的人们永远救恩的根源)选自希5:7-9。上面说过,若12:27是若望福音的耶稣山园祈祷,而希5:7-9就是希伯来书的耶稣山园祈祷。这一篇书信说出圣言降生成人的心情:「看,我已来到!关于我,书卷上已有记载:天主!我来为承行你的旨意。」(希10:7)现在耶稣要离开世界时,「以大声哀号和眼泪,向那能救祂脱离死亡的天主献上了祈祷和恳求,就因祂的虔敬而获得了俯允。」(5:7)这一俯允不在于免去耶稣的苦难和死亡,而在于赐给祂恩宠和力量,使祂甘心情愿、无怨无尤地走完十字苦路,直至在十字架上把自己的灵魂托付给父,并说:「完成了。」

 

一粒麦子死了,结出许多子粒

(若十二20~33

 张春申神父 

  这段福音所记载的事,按照若望安排的次序,是发生在耶稣复活了拉匝禄以及荣进耶路撒冷京城之后;所以距离祂自己被钉十字架不到一个星期。因此福音的内容充满了苦难的气氛。

   所说的希腊人愿意拜见耶稣,该是一些侨居在希腊地区的犹太侨民。他们来到耶路撒冷过巴斯卦大庆节。为什么耶稣在这个机会上提起自己的时辰,也即是苦难的时辰呢?那是因为希腊人由于听说耶稣的道理和奇迹而请求见祂,这表示天国的喜讯,或者天主的救恩已经开始传到远处了。不过,这时祂深深知道,天国临近的实现,救恩事业的成功,必须经过祂的牺牲,被钉十字架而死。于是叫他想起一粒麦子必须埋在地下死了,然后结出许多子粒;同样地,自己也必须死后埋在地里,然后复活起来,传授人类新生命。但是耶稣自己面临死亡,也显出心神烦乱。若望福音中,没有记载耶稣山园祈祷的恐慌不安,而在这段福音中,类似地描写了祂的心灵,和祂面对苦难时辰,向天父的祈祷。一方面祂的确祈求脱免苦难的时辰,另一方面祂深知天父的旨意是要祂为了救援人类而承受苦难。

   可见教会的礼仪,始终要信友在四旬期中,念念不忘耶稣的苦难。不过同时在今天福音的上下文中,为我们指点出基督苦难的要求和出路。

   当耶稣提出自己要如同麦粒一般死亡与埋葬之后,立刻为跟随祂的人,指点出生命的远景。虽然祂不说跟随祂背十字架,可是要求丧失自己的生命、丧失一个贪图逸乐、自我中心、拒绝牺牲的性命。这样才能进入永生。永生不是别的,便是与耶稣长相左右,祂在那里,跟随祂的人也在那里。永生是分享天主子的生命,得到天父的爱护。这正是四旬期中默想耶稣苦难应有的后果:接受生命的苦难,寻求永生。

   同时当耶稣为自己祈求天父之后,也是祂甘心接受苦难的时辰之后,表示了自己的苦难怎样拯救世界。首先祂说世界的元首要被赶出去。按照若望福音,人类历史中有一股恶势力,这是世界的元首,撒殚的恶势力。而耶稣的苦难启示天父的深爱,圣神的能力,进入世界。那么恶势力基本上已经赶出去了。爱胜过仇恨、真理胜过谎言、生命胜过死亡,虽然我们今天仍旧经验到恶势力弥漫人间,不过为基督徒而论,最后胜利已由耶稣获得,世界的元首必定不能逞强。

   正因为耶稣的苦难克胜恶势力,所以他肯定地说当祂被高举在十字架上,要吸引众人归向祂。十字架的救援遍传世界,千千万万的信者将要围在十字架四周,叩谢天主父的救恩。

   所以今天的福音再次引领我们进入信仰中心。我们相信耶稣是人类的救主。不过救援要求人的?与,并非机械性地完成的。我们的?与便是在自己的生命中表达基督的生命。这真是四旬期中教会指示的补赎、刻苦;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无能,而期待天主所赐的永生在我们内成长。

 

 

麦子死而又生!

 

若望福音 十二20~33

薛恩博枢机 着 丁颖达教授 

 

默想:

  复活节快到了,从春天的气息和今天所读的福音,我们就能感受到。朝圣者们为了过犹太人的逾越节,络绎不绝地来到耶路撒冷。人潮中不乏对犹太宗教有兴趣的非犹太人,就像今天经文中提及的希腊人。

   逾越节总是一个充满紧张和期待的时刻,因为根据犹太人的传统信仰,人民期盼已久的救主默西亚,将选在某个逾越节庆时显示自己。许多人又在这一年猜测,充满争议的纳匝肋人耶稣会不会真的就是默西亚。

  耶稣并没有拒绝人们的渴望,只不过祂完全翻转了人们的期待心态。没错,耶稣的时辰到了,祂即将宣布自己就是默西亚、救世主,但祂揭示的方式却完全出乎期盼民众的意料之外。迎在祂面前的不是辉煌的成功,而是死亡的时刻。但是祂的倒下、祂表面上的失败,却代表着祂赢得的真实胜利。

   一个取自大自然的简单例子,解释了如何经由完全的损失,获得丰硕的果实:除非一粒麦子在田里「死了」,不然就只有一粒麦子,不会在梗上结满麦穗。耶稣借着这例子推理出人类生存的基本道理:凡孤芳自赏、唯我独尊的人,他将永远孤独、无聊、结不出果实。谁若愿意豁出性命,那么他的生活就会充实、受祝福。

   不过这种态度会引发我们的惶恐不安。放弃自我是件可怕的事,如果承诺还会赔上性命,我们当然会惊慌失措。耶稣在祂生命中经历了那过程。我们从经文里可以觉察到,在遭受十字架酷刑的几天前,耶稣整个人处于内心世界的「挣扎」状态中。祂应该曾经受到逃脱的诱惑。但是耶稣知道,祂的天主父派遣给祂的使命,不是逃亡,而是牺牲祂的性命。就如同祂在约但河受洗时一样,这时天上传来一个声音,确认那就是天主要拯救我们的计划。耶稣必须去死,恰如一粒小小的麦子,它只有死,才会结出成倍的子粒。

   当年难以理解的事,在今天仍旧令人费解:为甚么要有痛苦、十字架、死亡呢?为甚么自然界的规则是先死亡,然后才有新生命,而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却不一样呢?其实,那正是发生在耶稣身上的情形。由于祂在十字架上的死亡,许多人因此获得了生命。现在,让我们举头瞻仰十字架,并愿意放弃自我,最后欣然接受死亡,因为那才是通向新生命的大门。

 

 

珍珠翡翠白玉汤

天国驿站

蔡惠民神父

朱元璋年幼时父母双亡,又遭逢动乱,曾被迫当过乞丐。有一次他病倒在一座破庙中,连续两天没有吃东西。附近有个老太婆可怜他的遭遇,煮了热腾腾的汤给他喝,连喝了几天,病也好了大半,他问老太婆那种汤的名称,老婆婆随口说是珍珠翡翠白玉汤。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山珍海味吃腻了,有一次想起当年的汤,认为那简直是人间美味。朱元璋立即派人找来那位老太婆,要求她煮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汤。其实那种汤不过是用青菜叶子、叶杆、剩饭和锅巴混合而成,朱元璋吃了一口,差点吐出来。他责问老太婆为什么煮了这么难喝的汤?老太婆回答:「皇帝以前是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所谓『饥时苦菜也有味,饱时蜂蜜不觉甜』,这个道理想必皇上一时忘了。」老太婆获赏回去了,但这句话让朱元璋深思良久。

乙年主日讲道

一般教友的心目中,弥撒是神圣庄重的礼仪。参与弥撒,除了衣着要大方端庄外,内心的虔敬更为重要。几时,人犯了罪,除非先办告解,否则便不堪当领圣体。有一次,一个教友因赶不及在弥撒前办告解,弥撒进行时,内心一直忐忑不安。他认为自己没有妥善准备,最后也没有领圣体。后来,一次避静中,他将这个经验告诉神师,怎知神师跟他说:「你认为自己不堪当,其实那才是领圣体的最堪当准备。」

如果我们细心留意,弥撒或感恩祭的举行,其实与悔罪是分不开的。即是说,没有那种软弱、跌倒、认罪、悔改的自我认知,何来由衷的感恩可言?事实上,感恩祭可以说是一个悔罪者对天主怜悯的宣示和歌颂。

感恩祭以忏罪礼正式开始,「上主,求你垂怜」提醒我们都是罪人,认罪是帮助我们更投入感恩祭。之后,感恩祭的发展便是由忏罪和感恩求恩交织而成。例如:圣言宣读是邀请人信从福音,悔改更新;信友祷文是人自觉不足和无能为力的呼求。

在领圣体的部份,这种罪人的意识更为明显。首先,我们以天主经作准备:「求你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无论我们能否从心底里宽恕别人,天主经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是罪人的事实。接着主礼在互祝平安前,诚心祈祷说:「求你不要看我们的罪过,但看你教会的信德。」这份信德,就是教会怀抱着罪人的呼喊:「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求你垂怜我们,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求你赐给我们平安。」在这种受之有愧的心情下,主礼继续念以下经文:「主耶稣基督……;因你的圣体圣血,救我脱免一切罪恶和灾祸,使我常遵守你的诫命,永不离开你。」当主礼拿起基督的体血,并高声宣示:「请看天主的羔羊,请看除免世罪者,」教友的回应是:「主。虽然我当不起你到我的心里来,只要你说一句话,我的灵魂就会痊愈。」

所以,当不起或不堪当的感觉,不应使我们远离圣体。反之,应使我们更加亲近圣体,更感受圣体所彰显的宽恕和怜悯。因为圣体就是耶肋米亚先知所说的新盟约:「我要将我的法律放在他们的肺腑里,写在他们的心头上……,因为我要宽恕他们的过犯,不再记忆他们的罪恶。」(耶31:33-34)圣体就是一个新而永久的盟约,将为我们和罪人而倾流,以赦免罪恶。

为了帮助教友投入弥撒,堂区礼仪组通常会注意祭台的摆设、插花、歌咏团的咏唱、神父的讲道……,但我们并不着重经文中一而再,再而三强调的悔罪精神。如果我们不肯接受自己不足犯罪的事实,圣体圣血的祝圣将是不可思议的仪式,我们也无从理解耶稣的祭献怎样在感恩祭中得到记念,并在我们身上得到实效。

若没有不堪当的感觉,我们也不明白为什么「来赴宴的人是有福的」。有福是因为我们有份参与基督藉苦难所建立的新约。当我们领受基督的体血时,天主好像再一次将新约写在我们的心头上,同时亦再次给我们保证:我要成为他们的天主,他们要成为我的子民,我要宽恕他们的过犯,不再记忆他们的罪过。

如果我们的感恩祭经验是沉闷和机械式,如果我们感到礼仪是单调而乏味,是否我们未有认真面对自己的真面目或经验天主的宽恕?朱元璋当年潦倒时尝到的是珍珠翡翠白玉汤;当了皇帝后,尝到的却是难喝得差点要吐出来的苦水,原因是什么?

饥时苦菜也有味,饱时蜂蜜不觉甜,同样,一个自满自足的人不会明白,也不会欣赏天主在耶稣基督内所完成的新而永久盟约。只有那些明认自己的不足,并全心信赖天主的忠信和慈爱的人,才会深深被「我不再记忆他们的罪恶」这句话所触动,尝到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滋味。

 

 

 

耶稣的吸引力

和平纶音 

吴智勋神父

 

 3131-34

 57-9

 1220-33  

今日的福音讲述一些希腊人要见耶稣,他们可能是归化犹太教的外邦人,或喜欢追求智慧的希腊人。耶稣必然有一特定的吸引力,促使他们求见。我就以「吸引」作主题去看看耶稣的吸引力:

一、耶稣说话所显露的智慧:在耶路撒冷,法利塞人、撒杜塞人、经师等三批知识分子的刁难都被耶稣轻易化解,这折服了爱智慧的希腊人。

二、耶稣行动的勇气:耶稣以一人之力去清理圣殿,那份面对强权而做出当做之事的勇气必定为人所钦佩。这件事发生在圣殿内,外邦人的庭院中,希腊人可能就是见到这事而被耶稣所吸引。人人都佩服以寡敌众的英雄,电影劫后英雄传中的主角挑战五虎将,总令人看得兴奋异常。

不过,耶稣自己对这些都不甚了了,祂藉此机会展示更伟大的事,预言更吸引的事的发生:耶稣表示祂的时辰到了!这是祂生命中最重要的时辰,也是祂最吸引的时辰,比祂所显露的智慧或勇气还胜一筹,祂就以此「光荣的时辰」开始祂的讲话。

「人子受光荣的时辰到了」:犹太人也久待此时辰,他们等了五百多年,才等到一位如此伟大的领袖。现在祂说:「光荣的时辰」到了,令他们非常兴奋,但跟着耶稣所说的,又令他们很失望,因为祂讲的是要丧失生命。

但为耶稣,上十字架的时刻是祂一生最重要的时刻,是祂表现天父最爱世界的时刻,是祂战胜魔鬼、罪恶的时刻。

面对此时刻,耶稣亦很紧张,甚至「心烦意乱」,这是人面对重要时辰的自然反应,例如学生面对决定生死的总考,必定非常紧张。在山园祈祷我们清楚见到耶稣内心的挣扎。耶稣经过对天父的祈祷,就立刻充满信心,因为祂意识到十字架正是审判世界的时候,是世界的首领魔鬼被打败的时刻,亦是吸引所有人归向祂的时刻。

为甚么十字架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我们不妨从日常生活中吸引我们的例子做反省:为甚么影星歌星那么吸引年轻人?因为外在的造型好,个个漂亮,有型有款,而且少年得志,年轻人很多自我形象差,那些影星歌星便给与年轻人一些自我安慰的投射。包青天的剧集为什么吸引人?因为故事突出了公义,包青天有一份不怕死的道德勇气去主持公道。现代社会缺乏公义,包青天满足了人心底对公义的渴望。耶稣在十字架上以爱吸引人,唤起人心底对爱的渴望及对有爱心的人的尊敬。每听一个爱的故事,人心底里便知道自己的不足,更向往爱的伟大。例如:听到一个以德报怨的中国家庭,如何长期善待一残废日本老兵的故事,真令人肃然起敬;又如一位台湾老兵,几十年后发现在大陆的妻子,仍然没有改嫁,等候他回来。这些故事令人感受到爱的无穷力量。

十字架使我们相信,唯有用爱才能真正击败魔鬼。魔鬼教人自私,教人相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自私的人永远不会真有爱他的人。魔鬼教人用暴力、信仇恨报复;十字架要人和平、信宽恕;魔鬼教人信财富,十字架上的基督教人在世上用爱积财富,祂在十字架上一无所有,显示财富不能带走,唯有爱永存不朽。

今日年轻人受挑战极限吸引,四旬期让我们瞻仰十字架上的基督,接受爱的挑战,让爱吸引我们,真爱是极具吸引力的,让自己的爱也吸引别人走向基督。

 

 

珍惜此刻

 

道亦有道

阎德龙神父

四旬期第五主日的三篇读经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讲论悔改皈依的时刻。耶肋米亚先知书中记载:「看,时日将到,我必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订立新约,我要将我的法律放在他们的肺腑里,写在他们的心头上。」诚然,文字会死,但天主的说话永远常存。如果我们不将天主的说话放在心里,或缺乏毅力去改变自己,我们将永远依然故我。

整个四旬期所有的圣经都是一份邀请,希望我们把握这个时刻,珍惜悔改的机会,努力改变我们的生活。也许我们会问:「我为甚么要改呢?我现在蛮不错!」耶稣说:「谁若事奉我,就该跟随我。」我们改变,因为我们要跟随耶稣。

中文「时候、时间、时刻」并不能表达出这原文的意思,希腊文原文的意思是「天主在这最后的时刻将自己启示」,借着这启示,像福音中耶稣所说:「魔鬼的势力将会被打败,而天主将会受到光荣。」天主受到光荣正是在人子被高举在十字架上的时候,这是一个很痛苦的决定,甚至耶稣自己也说:「父啊!免去我这苦爵,救我脱离这时刻罢!」在耶稣人性来说:祂不想面对这时刻,因为实在太痛苦,不过,耶稣知道「我就是为此时刻而出现,我就是为这件事去光荣你的名字。」基督甘心情愿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

在过往四星期中我们做了甚么来表达自己真正愿意跟随耶稣基督?我们是否仍然爱惜自己的生命?仍在生活中为一些容易腐朽的东西营营役役,浪费天主所赐的时间?我们有没有珍惜机会,彻底悔改?今日的圣经耶稣讲得很清楚:「麦子不死空自留,麦子死去百倍收。」这个死是要每个人彻底死于罪恶、自私、执着、主观,对他人的拒绝,仇恨、冷漠、马虎的心态,因为这些不是追随耶稣的人的态度!

进入四旬期第五周,让我们珍惜天主给我们这个时间,明白天主的邀请和了解祂的用心:

第一:若我们真是决定跟随上主,我们应将祂的说话时常放在心坎内,因为祂与我们订立了一个新约。

第二:我们要记得耶稣在十字架被高举的时刻,正是父受到光荣的时刻,因为祂打败魔鬼和罪恶,使我们不再成为罪恶的奴隶。

最后,让我们好像麦子一样,愿意死于自己,彻底的皈依上主;求主给我们智慧和追随耶稣的心,使我们更热切准备圣周的来临。

 

 

我们想见见耶稣

 

朝夕相随

陈日君主教

有些希腊人来找斐理伯,请他介绍他们去见耶稣,斐理伯就同安德肋一起去把这事告诉了耶稣。有人有兴趣认识师傅,为宗徒们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教会悉心栽培慕道者,准备他们在复活夜领受圣洗大礼。整个四旬期也无非是为了更进一步把耶稣介绍给这些兄弟姊妹。

这个主日已是圣周前最后一个主日,今天的读经特别浓缩地、撮要地再次把耶稣的真面貌介绍给他们(当然也介绍给我们)。圣若望是我们的导师,他曾详细纪录耶稣传道第一周的事迹,现在又详细纪录最后一周的事迹。

照若望记载,耶稣听说有希腊人想见祂,祂有很大的感触,祂说:「人子受光荣的时辰到了」。当然,救恩开放给外邦人(给全人类)是耶稣的最大光荣;但这救恩的完成还需经过一段奥秘的路程:「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生命的代价是死亡,救恩的代价是苦难,且是真正的苦难,使人惧怕的苦难,连耶稣在这苦难前也「心神烦乱」;可是这苦难的时辰也正是光荣的时辰。

耶稣说:「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时,便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若望故意用「被举起」这个两义词来表达:「被举在十字架上」及「被举升天」是绝对分不开的。这苦难的时辰到了,救恩也就将被开放给全人类了。整个圣周就是为纪念并重演耶稣受难及复活的事迹,也就是新生命的来临。

读经一,耶肋米亚先知生活在选民历史上最凄惨痛苦的时期,他体验了亡国和流徙的苦,天主却借他的口,讲了最使人兴奋的预言:一个新的、永恒的盟约,不是刻在石板上,而是刻在人心上的盟约。

犹太人一向以为盟约当然是永恒的,但先知强调天主要建立一个「新的」盟约,「与我从前亲手领他们的祖先出离埃及时,所订立的不同。」「我要将我的法律放进他们的肺腑里,写在他们的心头上。」我们知道这藉耶稣以苦难赚得的圣神才能成功,祂的德能才使我们铁石的心变成血肉的人,使干涸的田地得到滋养;为盲目的我们开眼,使我们认识全部真理。

读经二是为教难中的初期教友(多数是犹太人)写的。作者指出耶稣是真人真天主;因为祂是真人,所以祂才会「涕哭哀号」,才能代表我们借着「苦难」表示「服从」;因为祂是真天主,祂的复活成了我们复活的开始,成了我们「获得永恒救恩的根源」。

教会不厌其烦地把这逾越奥理,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诉我们。我们不是很想「见见耶稣」吗?这就是耶稣的真面貌!

更重要的是,我们(候洗者和老教友)该知道跟随耶稣,做祂的徒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谁若事奉我,就该跟随我。这样,我在那里,我的仆人也要在那里。」

记得(大概一九五○年吧)恩理觉主教曾来慈幼会修院祝圣几位执事,他的证道辞就是解释上面这几句话:耶稣在那里,祂的仆人(执事Diaconus原意就是「仆人」)也要在那里。耶稣在苦路上,祂的仆人也要走苦路。耶稣在十字架上,祂的仆人也要被钉在苦架上。当然,耶稣最后回到天父怀抱中,祂的仆人也会永远分享祂的光荣和喜乐。恩主教一九五一年逝世,我将这几句话当作他的遗嘱。

 

 

天主为爱付出爱的代价

梵蒂冈中文网

 张德福神父 

 

主内的兄弟姊妹:

    在这三个主日连贯的逾越奥迹信仰主题中,我们已经先后默想了「爱的热情」和「爱的道路」。在默想「爱的热情」时,我们觉悟到耶稣自己才是天主的圣殿,是天主临在及施予救恩的真实标记;而在默想「爱的道路」时,耶稣则亲自呼吁和催促我们要瞻仰祂、相信祂、并与祂一起以爱的热情,在爱的道路上走向天主。现在我们继续默想这三联主题中的最后一个主题:「爱的代价」,也就是耶稣为了让我们能瞻仰祂而必须「被举起」,将自己的生命作为恩宠的祭献。

耶稣在祂「时刻」圆满的时候被举起,使所有瞻仰祂的人都获得永恒的救恩。《若望福音》很多次提及耶稣的「时刻」(若二4;七6830;八20;十二27),但在前几次提及这「时刻」时,不是解释说它还没来到,就是说它还没成熟;而在这主日则清楚表明耶稣正是为了这个「时刻」而来,不过对它的来到却深感焦虑。耶稣说:「现在我心神烦乱,我该说什么好呢?我要说:父啊!救我脱离这时刻罢?然而我正是为此,才面对这时刻。父啊!光荣祢的名字罢!」

虽然耶稣表达了祂面对苦难的焦虑,但祂仍坚决要光荣天主。耶稣担承自己的身份和使命,视这时刻为亲近天主、使痛苦彰显意义的时刻。的确,逃避痛苦是人最平常和原始的本能;然而,如果总是把痛苦当成毫无意义的事实,痛苦终究还是会使人痛苦不堪。如果把痛苦视为亲近天主的道路,痛苦的意义必定不会隐藏太久,迟早必要显露出来。痛苦的意义就在于耶稣基督。

当时有来自天上的声音说:「我已光荣了我的名,我还要再光荣它」(若十二28)。这来自天上的声音是对耶稣的使命的肯定,但耶稣说并不是为了祂自己,而是为了我们而发的,从而让我们明白祂内心的自我意识和祂对天主的认识。这是耶稣的自我认知。这种认知是一种肯定、不证自明的「知道」,而不是一种有待证明的疑问。耶稣肯定地知道天主爱祂,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征兆。这种可说是先天的知道,是耶稣生命的根源和活力。

由于耶稣的自我认知,祂常把自己的「时刻」与逾越奥迹相连,并以服从天主的旨意为自己生命的使命。在耶稣的逾越奥迹中,最重要的一个事件就是「被举起」(若十二13;三14;八28;十二32),为吸引众人归向祂,并藉着祂而回归到天父那里。耶稣说:「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时,便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若十二32),因为「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若十四6)。

耶稣必须「被举起」,众人才有可能回归到天主那里。为了让我们认清这逾越奥迹对人的效益,耶稣更在今天的福音中把祂的「被举起」类比成「一粒麦子落在地里的死亡」。麦子在地里的死是为了成为一棵竖立的树,使众人能享受它丰盛的果实;耶稣的死也是一样,是为使众人能获享逾越奥迹的效益。

在这场景下,我们马上也会想起「撒种的比喻」(玛十三1-9)和「芥子的比喻」(玛十三31-32),尤其是《达尼尔书》中拿步高王所梦见的那棵树。达尼尔把那棵树解释为拿步高王的权势将伸展达于地极(达四19);那棵树也可以前瞻性地隐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被举起」,使所有的人都能在它的庇荫下受到保护,并由它获得滋养:「这棵树长的非常粗壮,高可摩天,大地四极都可见到;树叶美丽,果实繁多,足以供养一切生灵,田野的走兽安息在它的荫下,空中的飞鸟栖息在它的枝杈上,一切生物都由它获得供养」(达四8-9)。

从这观点看,耶稣「被举起」的圆满时刻就是《耶肋米亚先知书》所叙述的「上主要与祂子民订立新盟约」的时刻。在这新盟约中,天主要作人民的天主,人民要作天主的子民,「人人都要认识天主」(耶卅一31-34)。这种「认识」是在恩宠和真理上对天主的认识;它以耶稣对天主的认识为依据,也以耶稣为中保,因为「恩宠和真理是由耶稣基督而来的。从来没有人见过天主,只有那在父怀里的独生者,身为天主的祂给我们详述了」(若一17-18)。这种「认识」也是在人际关系上对天主的认识;它要唤起人与人、人与天主、以及团体与团体之间最亲密且最圆满的生命和爱。

然而,人心是复杂的,甚至是病态的。耶肋米亚先知就说过:「人心最狡滑欺诈,已不可救药;谁能透识呢?」(耶十七9)。人总是看不见自己一方面崇敬天主,另一方面又毁谤天主的矛盾。天主也曾愤怒地指责人民说:「怎么?你们竟偷盗,凶杀,通奸,发虚誓,向巴耳献香,跟随素不相识的外方神祗,然后来到这座归我名下的殿里,立在我面前说:「我们有了保障!」好再去行这一切可恶的事?」(耶七9-10)。由于受到了天主的责备,人的确也开始意识到必须改变自己的心,并且也多次向天主保证必会全心全意跟随上主;但到最后,人仍旧只在外表上遵守天主的盟约和奉行天主的法律。因此,人不得不谦卑承认,只有天主才能促成他真实的转化:「祢使我归来,我必归来,因为祢是上主,我的天主。的确,我自离弃祢以后,我已后悔;在我觉悟以后,我拍腿自惭自愧,因为我又染上了我少年时的耻辱」(耶卅一18)。

人无法自救。因此,天主必须先采取主动与人建立新盟约。在新盟约中,天主将亲自领导人民,将祂的法律根植于人的心中,不再刻在石版上或写在书上;换句话说,天主将亲自教导人民。这种与天主亲密关系的先决条件就在于赦罪,好使人能再次与天主建立起正确和好的关系:「我要宽恕他们的过犯,不再记忆他们的罪恶」(耶卅一34)。然而,有罪必有罚,我们说过这是天主的公义。天主若要赦免人的罪,天主就必须为人承担罪的后果、罪的罚。

天主为了爱我们而为我们付出了最高的爱的代价。这就是《希伯来人书》的重要信仰宣言:「祂虽然是天主子,仍然藉着所受的苦难,学会了服从,且在达到完成之后,为一切服从祂的人,成了获得永远救恩的根源」(希五8-9:读经二)。天主为了救赎人而付出牺牲自己独生爱子的代价;但这也显示出天主坚决救人的意愿。耶稣以虔敬天主之心,服从了天主的这个意愿,使救恩成了人白白的恩宠,任由人取舍;只要人相信就能得救,不相信就不能得救。耶稣认识罪恶,不是因为祂犯了罪,而是因为祂承受了罪恶的后果;而罪恶的后果就是死亡。耶稣为众人付出了死亡的代价,好使众人能藉着祂的死亡而获得生命;耶稣以自己的「被举起」,为人换取能在天主恩宠中生活的恩宠。

在这四旬期逾越节期间,让我们努力认识天主,相信天主,谦卑悔改,并承认天主为我们所付出的爱的代价是有效的。让我们感谢天主赐予我们获得救恩的机会,在恩宠中生活的机会,甚至选择救恩的机会。最后,让我们每人都选择天主的救恩和恩宠,珍惜天主的救恩和恩宠,活出天主的救恩和恩宠。    阿们。

     
本文已有74人点赞


天主教星的家园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过信仰生活,提供日常信仰生活所需材料,是受圣神感动的成果。
本站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的加入共同完善网站内容,只因这是属于主的一份工作。
欢迎联系我们并加入:关于天主教星的家园
投稿邮箱:181376222@qq.com

友情网站
圣母玫瑰园
小德兰书屋
梵蒂冈新闻
耶稣是主

扫码下载安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