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个性成熟,德兰对生活和信仰的领悟也更加敏锐,更加深刻。有一次她读路加福音“悔改的罪妇”一段:“她那许多罪得了赦免,因为她爱得多。但那少得赦免的,是爱的少。”(路7:47)可是她自己办告解时,神甫总是说她没犯什么重罪,连故意犯的小罪也没有。她就想天主对自己宽恕的少,自己对天主的爱一定不如那罪妇多,为此哭了一星期,一直祈祷。后来有一天她终于明白:“我知道,我主耶稣知道我力量太弱,受不起试探,而以柔和的力量守护我远离诱惑。我知道主赦免我比给圣女玛达肋纳还要多。”她还想出两个例子,比如有一个医生的儿子在路上碰着一块石头,摔断了腿,父亲赶紧跑过来慈爱地将他扶起,尽心为他治疗,不久儿子痊愈,对父亲极尽感谢。而假如另一个父亲见儿子常走的路上有块危险的石头,就早早将它移去,儿子不知这样情况,对父亲没有什么感谢。但他若能知道这种情况,不是该比那个摔倒过的儿子更爱父亲吗。
德兰想自己就是那后一个儿子,受到天主预先保护,得到的赦免比玛达肋纳更多,应该更加感谢天父,她想,:“假如我生父母双亡,自幼寄人篱下,继父酗酒,无母照应,恶少勾引,或许我比最坏的恶人还怀也说不定。反之,所谓的恶人如果在我家长大,可能她比我要好得多。”她对天主便爱得更浓,感激更深,说:“天主愿意我爱他,因为他不但多多赦免我,而且赦免我一生。他不等我爱他像圣女玛达肋纳一样多,便以火热的爱先爱着我,并使我懂得他怎样预先保护了我。”所以她对所有不幸陷于困境中和罪恶中的人都无限爱怜,她知道耶稣说:“你们不要判断人”,她想那是告诉我们,人不知道这些人为他们的行为到底该负多大责任,我们只该帮助他们。她下决心一定要多帮助他们,并且敬佩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还保有许多好德操,常想自己若在坏环境中未必能比他们好。
这朵和风细雨、阳光雨露中的小花,对天主的爱越来越强烈,越精纯,越成熟,天主引导她一步一步走入她的使命。一次主日弥撒后,她合上经书时有一张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圣像露出一截再外面,正是耶稣一只血淋淋的被钉的手,猛然间被钉耶稣的形象强烈震撼了她,她的心如撕裂一般痛楚,使她特别想真的去抚摸耶稣的伤口,给耶稣端碗水喝,把耶稣从十字架上放下来,同时也感觉到救人灵魂的强烈渴望,多救几个灵魂,让耶稣少受一些苦吧。她说:“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感触,我下定决心要永远站在主耶稣的十字架下,捧接这救赎的甘露,分施给众多灵魂......”十字架上的耶稣形象深深刻在了她的心中,对她选择自己的使命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她要爱耶稣,陪伴耶稣,拯救灵魂。这个冲击一直控制着她,使她不能平静。不久有一个杀人犯至死不认罪,小德兰就默默为他祈祷,并求天主给她一个犯人悔过的记号。可是犯人直到上断头台仍很顽固,拒绝向神甫行忏悔礼,最后就要刀起头落了,犯人突然夺过神甫手中的十字架吻了三次,使观刑的人们非常感动,小德兰从报上看到这个消息更是高兴不已,她相信那是天主给她的记号,是自己的祈祷帮助了这个人。这是她救的第一个灵魂,从这时起她拯救人灵魂的渴望更加强烈,她对小姐姐塞琳说:“我要多受苦多救灵魂。”
次年圣神降临节,她认为自己入圣衣会做修女的想法已经确定,决定告诉父亲,可又怕父亲伤心,父亲已献出了三个女儿,她是父亲最宠爱的小女儿,她的离开父亲能承受吗?她含着泪向父亲讲了自己的愿望,父亲哭了,但父亲没有反对,只告诉她对于这样一个重要决定,她的年龄太小了。小德兰努力陈述自己的理由,说自己早已有了一个特别强烈的渴望,要为救人灵魂奉献自己,可是愿意隐身于修院,以便更加完全地奉献给天主。最后父亲蔼然同意,并从地上小心翼翼连根拔起一株像玉簪花一样的小白花送给女儿,向她解释天主怎样殷勤照料使花儿盛放吐香,父亲现在要将爱女,洁白的小白花带着根从父亲的怀中,移植到天主怀中,让她活着移植到更肥沃的土地上。小德兰将这株花插在圣母像上一直珍藏在身边。“耶稣的小花”这个形象也在她心中清晰了。
然而对于她的决定,舅父母认为太早太轻率,圣衣会院长也拒绝她在21岁前入会,而她事实上才15岁,父亲的请求也无济于事,于是父亲陪她去见主教,小德兰为使自己年龄显得大些把头发高高盘起来,但仍然没通过,这个诡计反而逗笑了主教,同时主教也敬佩父亲的慷慨。
为了考验或坚固小德兰的选择,父亲又带她和塞琳随朝圣团一起去罗马朝圣。巴黎、米兰雄伟的大教堂,瑞士灿烂奇美的大自然,劳莱德圣母圣室使小德兰如临天国;罗马基督徒殉道的斗兽场使她心满豪情;在罗马十字架圣堂触摸沾有耶稣鲜血的十字架碎片使她激情奔涌。觐见教宗时,小德兰突然想到向教宗请求准许她入修会。弥撒后教宗坐在一把高椅上,朝觐者轮着前去跪下请求教宗代表天主降福,没有任何人说话,气氛非常庄严。轮到小德兰时,她的心跳得几乎要蹦出来,回头看塞琳,塞琳使眼色鼓励她,她鼓起勇气走到教宗前跪下,当教宗伸手给她时,她突然抬起头满眼含泪向教宗说:“教宗啊,为了您的金庆大典,求您准许我15岁入圣衣院。”带队主教赶忙上前轻声解释说正在考虑这事。教宗便说:“好,我的孩子,照神长的决定做吧。”可小德兰双手合掌靠在教宗膝头上用尽最后的力量说:“哦,教宗,若是您说一句是,别人也就没话说了。”教宗眼睛闪出光芒,定睛看着她说:“放心,放心,天主果真要,当然进得成。”这句话成为后世许多人的安慰和鼓励,当然首先得益的是小德兰。
回到里修不久,1888年1月1日,圣衣院院长写信给德兰说主教致函圣衣院建议她们破例接受小德兰,小德兰如愿以偿,对天主对圣母对教宗对主教对院长千恩万谢。4月8日,进院前夕,家里为她聚餐话别。想到最后一次与家人团聚,小德兰多情的心悲伤万分。次日清晨,告别儿时甜蜜的巢穴,起身赴修院。
弥撒后,在亲人们一片呜咽声中,小德兰坚强地忍住泪水,率先走到修院大门前,然后停下与送行人一一拥抱。最后跪倒在白发苍苍的父亲脚前,求父亲祝福,父亲也跪下来,降福他疼爱的小王后。待她走进门,铁门在身后严严关闭,她开始了一个新生活。已在这里的两个姐姐热烈拥抱她,其她姐妹也一一行礼。
里修的圣衣会加上小德兰也只有25位修女,她很喜欢这里宁静的生活。她先后被派以修补衣服、打扫卫生、管理餐厅和更衣室、园圃劳动、看大门等工作。她在这里年龄最小,但决非可能如在父亲膝前那么娇纵。修会纪律很严,姐妹们各有脾性,院长也非常严厉。刚来时她常因打扫卫生不彻底,或工作迟缓而受批评,她自己的祈祷习惯也需服从修会时间表,她便努力改变自己,顺应大家。有时一个领导分配她拔草,另一个领导却以为她在闲逛而批评她。由于她年龄小,可能自然会被认为许多事总做错,也由于她特殊的入会,可能被有意无意中提高了要求标准,院长由于破格接受她,更希望她不会使大家失望,对她要求也一直很严格,这都给了她更多的考验。对这一切,昔日爱哭的德兰都甘心愉快接受,一切都奉献给耶稣,陪耶稣救人灵魂。事实上小德兰的成圣之路既没有轰轰烈烈的事业,也不像旧时代的修道用鞭子抽打自己,守严斋摧残自己,她只是消灭自己的意志,抑制一句替自己辩护的话,为周围人服务而不邀功请赏,努力接纳、善待自己本能上不喜欢的人等等,用这一类看似无关紧要而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的平凡小事陶炼自己。
有一天晚上她在灯板上摸不到自己的灯,却又在静默时间里不许说话,她还有许多手工要做,一定是别人拿错了灯,她心里抱怨,转而又想应该学耶稣忍受一切,于是心情平静下来,坐着开始祈祷,心里逐渐明亮轻松。另一次她房间的一个漂亮精致的水壶不知被谁换了一把粗糙难看的,她便鼓励自己喜欢这一把,不要遗憾,耶稣受了多少委屈啊。还有一次一只小罐不知被谁摔破扔在窗后,院长看见以为是德兰随手扔的便责备她,她一言不发,跪在地上吻地请罪,保证以后不再扔。她不仅接受由于别人的错误给自己带来的误解,还主动在别人不留意时帮助别人,如帮助忘记收衣服的姐妹把衣服叠好,悄悄将没有打扫干净的卫生打扫干净等等。这位“微小的圣人”就在这些看似微小的事情中成长发展着,努力完善着。
在她入修会不久,敬爱的父亲患了中风,她行穿会衣礼时,父亲又好转一些,亲自为小王后准备了白天鹅绒礼服,衣边上镶着天鹅毛和自家生产的花边。看着16岁的小女儿怀抱白色百合花,肩披直到发愿前仍可保留的金褐色长发,她是那么可爱,从现在起她就要属于天主了。父亲手挽女儿亲自将她送入教堂,将女儿正式转交给了耶稣,看着她在祭台前换上加尔默罗的褐色古希腊—罗马式会衣,披上白色头纱,父亲可以放心了。仅仅一个月零两天后,父亲的病情再度加重,瘫痪在床,住进了医院,由于大脑受感染,被关在诺曼底一座精神病院三年之久。这成为小德兰这个时期最大的痛苦。后来塞琳将父亲又接回里修服侍三年,1894年7月29日病故,临终时玛尔定又恢复了理智,看着唯一守在身边的女儿,眼中充满感激。这个为信仰贡献出全部子女,善良虔诚的老人,在孤独地经受了七年之久的病痛折磨后告别了世界。两个月后,料理完父亲的后事,塞琳也进入圣衣院,玛尔定家最后一位女儿奉献给救世大业。
小德兰最后发愿成为正式修女的时候正值父亲病重住在精神病院期间,为准备发愿做避静时她心情很乱,心灵没有喜乐,孤独抑郁,感觉无依无靠,好像被天主被世界都抛弃了。默想和感谢圣体时常打瞌睡,觉得自己的圣召像一场梦,像一个荒唐的幻想,认为圣衣会对自己一点也不合适,自己的使命并不在这里,自己并没有得到天主的召唤,是自欺欺人,随波逐流走上了这条路,自己应该回到世俗中去,走另一条路,她对自己的使命产生了怀疑,她的意志动摇了。她将自己的疑惑向天主也向导师倾诉,努力祈祷,避静快结束时她终于平静下来,重新选择了这条路,相信自己的使命还是在圣衣会。她最后做了决定,天主的平安便如川灌满了她。1890年9月8日她庄严地宣发了誓愿,把自己的自由完全交给天主,把祈祷为众生的灵魂得救和神职人员的献身做自己的目标。她为自己起名耶稣圣婴兼圣容德兰。这一定是一个上天启事的名字,它正揭示了小德兰短暂一生的重要使命:纯洁的小婴孩,天真纯朴的赤子之爱,婴儿一样爱耶稣,婴儿一样被耶稣爱;人间的痛苦,生活中日日难逃的烦恼,像耶稣一样去接受,像耶稣一样去改变、去圣化。
1891年底一种流行性感冒传入小圣衣院,当时感冒属不治之症,姐妹们几乎都病倒了,几位姐妹接连死亡,小德兰染病较轻与另两位没有倒下的姐妹服侍众人,她19岁生日竟是在这死亡的阴影下迎来又送走。她们忙着为生者端水送药,对于死者只顾上点只蜡烛或换身衣服或放一串玫瑰。病魔一直持续了几个星期,安静下来后姐妹们已损失了好几位。生活中的种种考验使德兰逐渐成熟而坚强,祈祷、工作以及一些书籍,如《师主篇》和圣十字若望的作品使她吸收到各方面的滋养,主要还有《圣经》引导着她全方位成长。她常记着耶稣显现给玛加利大时说的话:“这是我给你的老师,它告诉你一切该做的事。我愿意你常读这包载着‘爱的科学’的生命之书”。《圣经》是德兰成长的导师,也是她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1893年2月起她又做了初学导师的助手,后来又接触到传道士。那是1895年10月15日,圣女大德兰的纪念日,作为庆祝会祖日的礼品,院长交给小德兰一位修生的信,这位修生叫毛里斯.白连(Maurice Belliere),说自己受到大德兰的默启,请求一位圣衣会修女专为他的圣召及他将来传道时管理的灵魂祈祷。院长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德兰,德兰一直遵守会祖教导为所有的司铎祈祷,她知道一位好司铎可引导许多人升天堂,一个糟糕的司铎可引导许多人下地狱。现在有一位修生专托于她,她当然格外用心,第二天便为这位神兄写了一篇祈祷词;“......主,你知道我唯一的贪求,就是希望人人都认识你,都爱慕你。现在,我可以直接为一个前去实现这个愿望的人祈祷、奉献了,他将去广阔的原野上,像一位勇士为你夺取灵魂,而我在加尔默罗山上,将祈祷献给你,求你赐他胜利。.......奥,圣母玛丽亚,加尔默罗之后,我把这位未来司铎的灵魂交托于你,求你肯于把你抚摸小圣婴耶稣,给小耶稣穿襁褓的深情厚爱显示给他,让他有一天能登上神圣的祭坛,让天国的君王诞生在他手中......”
经过探索和寻求,磨练和陶冶,1895年,小德兰的成长有了突破,她对自己使命的认识更明确了。历史上已有许多人为了主的公义甘愿替世人受罚,而她要为了主的爱去做火焰。她在《灵心小史》中写:“我主,我天主,岂可只有人为您的公义而享受牺牲,您无穷的仁爱却无人享受无人认识无人过问吗?您虽以情引情,以火生火,无奈人却转向受造物,乞求可怜的片刻恩情,暂时满足,以为荣幸,而不愿投入您的怀抱——无穷爱情的火窑。我天主,您的爱情被人轻贱,被人拒绝,难道您就将它留在心里吗?我相信假如有人愿意做您爱情的牺牲,您必会迅速将其焚化,而不乐于把无穷爱情的烈焰密闭心中。假如您对下界所发的公义必须施行,则您的仁慈爱情必如圣咏所唱:‘您的仁慈,直冲天上’,耶稣,愿我能做您爱情的幸福牺牲,请您以圣爱之火,焚化了您的小小面饼吧。”小德兰进入了她的使命:爱。她选择了“爱”做牺牲。她的生命开始了第四个时期。
3、耶稣的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