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兰的父母都有过进入修会的要求,却都没有成功,父亲曾请求加入本笃会,因不懂拉丁文被拒绝;母亲曾申请加入葛桑修会,副院长却说那不是天主的意思,最后两人偶然在一座桥上相识结婚组织了家庭。他们在婚后几个月仍像兄妹一样相处,直到接受一位神甫的劝告才真正过起婚姻生活,在以后的婚姻中他们共生了九个儿女,其中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早早夭亡,只剩下五个女儿。这五个女儿全部奉献给了宗教,一个做了往见会修女,四个人入了圣衣会。
女儿们的德操得之于父母的虔诚,玛尔定夫妇总是乐于积极行善,他们每年都要从收入中取出一部分资助宗教事业,并经常帮助穷苦人,也从不错过向平日里遇到的可怜人伸出援手。比如有一次玛尔定在街上看到一个烂醉如泥的工匠躺在地上,便为工匠背起工具,搀扶起他送回家去。另一次在火车站看到看到一个流浪汉俄得浑身抽搐,由于离家太远不能回去取东西,他便掏出衣服里的钱放在帽子里代为行乞。马尔定夫妇也非常守教规,每天早晨5点起床,去附近的圣母堂参与弥撒,斋期严格斋戒,星期天关闭店门,全家集体祈祷。他们也非常爱护家庭,给了孩子们非常完美的爱,小女儿德兰在《灵心小史》中写“我回忆儿时,全是甜蜜的微笑和温柔的关照。天主既让别人这样爱我,也给了我自己一颗多情的心,让我照样去爱别人。很难想象,我是多么爱我的爸爸妈妈,为了证明我的爱,我使用了千百样爱的小举措,虽然这些做法今天想起来我还觉得好笑。”
他们共同创造了一个虔诚的、充满着爱和美善的家庭,这样的家庭熏陶出了仁爱、奉献的精神,深刻、活泼的信仰。生活在这个家庭中的小德兰从小就学会了在自己所做的一切事上,努力悦乐父母、姐姐和耶稣
,尽心尽力对他们表现自己的爱心。爱将她充盈得饱满丰厚,使她后来便将自己全部的爱回报了世界,回报了基督。所以若望保禄二世希望将这对父母也列为圣人,若果能如愿,他们将是教会的圣人夫妇。当然这并非仅仅由于他们有个圣人女儿,而是因为他们自己是“正常的基督徒”,而“一位正常的基督徒就应该是一位圣人”。(若望保禄二世)
小德兰的父母住在巴黎西边,靠近塞纳湾的亚冷松市,父亲路易.马尔定开一个钟表铺和首饰店,他曾在拿破仑的军队服役,官至陆军上尉,母亲泽莉制作花边补贴家里的费用,她在42岁时生了小德兰,而路易马尔定已经50岁了。他们为这个最小的女儿起名:玛丽亚.方济各.德兰.马尔定。德兰从小就聪明快乐,乖巧活泼又美丽得令人着迷,被爸爸昵称为“小王后”,对爸爸妈妈千般娇痴,万般可爱。平日里她总是一步不离绕在妈妈身边,甚至上楼时也要每跨一级喊一声妈妈,倘若有一次妈妈忽略了答应,她就站在楼梯上不动。当她无以表达对父母的爱意时,就祝爸爸妈妈早死,别人责备她时,她却吃惊地说“这不过是为您早升天啊,妈不是说人一定要死了才可升天吗?”有一次她问妈妈自己可不可以升天,妈妈对她说:“当然可以,只要你乖。”她却反问妈妈:“倘使我不乖呢,我就该下地狱吗?不过我知道怎样做了,当你升天时,我和你一起飞,你把我紧紧抱在臂弯里,难道好天主会抢了我去不成?"
小德兰从来不让错误成为自己的负担,她每做了件错事,就立刻向所有的人认错。有一次她不小心撕破了纸毡一角,一等爸爸回家他就催着大姐玛丽去告诉爸爸,她自己则像个犯人似的站在墙角等候判决。有时她和四姐塞琳玩,打了或推了塞琳,就马上跑向妈妈认错:“妈妈我推了塞琳一下,可是我再也不敢了。”爸爸非常宠爱德兰,一回家就将她抱在膝头或扛在肩上,或带她这里走走那里转转。有一次爸爸从外面回来时她正在荡秋千,爸爸一进家就唤小德兰,让她亲亲爸爸,而她却一反往日乖巧,让爸爸自己过来,爸爸不睬,走开了。大姐玛丽责备德兰没规矩,她马上悔悟,大声痛哭着追着爸爸赔不是。妈妈有时早晨在下楼前先去看看女儿们,有一次妈妈看德兰时她装睡,而妈妈亲她时,她却缩进被窝,嗲着声音说:“俺不爱让人看。”妈妈没计较便下楼了,可刚过一会儿,突然看见小德兰光着脚丫,拖着比她长得多的睡衣下了楼,泪流满面走近妈妈,跪在妈妈脚前,抱着妈妈的膝哭:“妈妈,我不好,轻饶恕我吧。”妈妈将女儿一把抱在怀里,吻遍她的全身。
德兰和四姐塞琳差三岁半,塞琳性格柔顺可爱,是小德兰的知心好友,小姐妹俩整天猴在一块。德兰像小姐姐的影子,姐姐到哪儿她到哪儿。有一次奶妈送了一对白色鸡雏给小姐妹,她们一人抱一只玩得忘乎所以,早上奶妈叫她们起床时,俩小家伙搂得紧紧的,说:“好路易丝,不要管我们啊,你不看我们俩像一对小鸡雏吗?”三姐莱奥尼常教两个妹妹唱歌,陪她们散步,在德兰更小的时候她还负责给小妹喂饭,唱催眠曲,她初领圣体的情景使小德兰印象很深。塞琳稍大可以领圣体后,德兰还不能领,每次塞琳参与弥撒回来,她就赶紧跑去迎接,央求:“奥,塞琳,快把祝福过的面饼给我。”有一次塞琳没带回面饼,灵机一动从橱里拿了块面包切下一片,庄严地举着念了一遍圣母经,得意洋洋递给妹妹,小德兰郑重地划了个十字,虔诚地接过咽了。
德兰从小就很有傲骨,一次妈妈对她说:"你吻吻地面,我就给你一枚铜元。”在这方面她的性格很固执,妈妈曾说:“她如果说一声‘不’就再也不能使她改变。即使把她关在屋子里一整天,她宁愿在那里过夜,也不说一声‘是’”。这样的性格需要很好地引导,父母让玛丽为两个小妹妹各做了一串功过珠,让她们计算自己所做的奉献,每做一个小克苦就拨过一个珠子。小德兰对此很执着,她说:"我必须养成克制自己的习惯,人家把我的东西拿走时,我要克制自己不反抗。”他们在家里也经常讨论信仰,有一次讨论起面饼,姐姐塞琳说:“怎么好天主能在小小面饼里呢?”小德兰答说:“这有何难,天主是全能的啊。”“什么是全能呢?”老四又问。小德兰理直气壮地说:“就是说,他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他们经常讨论圣人们的德表,小德兰就说自己也要当圣人,而且口气很大:“主,我不愿意做半吊子圣人,为你我不怕吃苦,只怕我固执于自己的主张。求你将我的一切都拿去,只要你要的,我都答应。”小德兰德大姐玛丽和二姐宝琳早已决定入修会做修女,德兰不知道当修女是怎么回事,也跟着说:“我长大了也要去当修女。”
小德兰从小就有一种浓厚、纯诚的宗教情绪,所见所闻很容易引起她崇高的向往。她在《灵心小史》中写“......田野里点缀着猩红万点的罂粟花,淡蓝的雏菊,诗情浓郁,令人感动。还有缥缈的远景,辽阔的空间,参天的绿树......美好的大自然使我陶醉,把我的灵魂引上高天。”她常常喜欢带一个小篮子,采一篮野花回家献到圣母像前,表达对圣母的爱;或自己布置祭台,在空地上看到一个平坦的高处,就仔仔细细用花草装饰,还插上家里捡来点蜡烛的小棒做蜡烛。
1、爱的摇篮